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
虚热
绞去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为

者。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者。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
腹中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
日数
中空虚
生姜。此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
之。
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
已。
焦虚
所以
不分
\x赤石脂禹余粮汤方\x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 以上

味。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
经脉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
八日
邪气留结而不去。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
复代
\x旋复代赭石汤方\x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代赭石(一两
味苦寒)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 之。旋复之咸。以 痞硬。怯则气浮。重剂所以镇之。代赭之
重。
之甘。
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
法同
下。若吐后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参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


\x桂枝人参汤方\x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白术(三两味甘平) 干姜(三两
味辛热)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
甘草
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
攻痞
(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
不解
之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 为里虚。呕吐而
下利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
有寒
(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


硬。

\x瓜蒂散方\x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
为阴
作稀糜。
瓜蒂散。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使脏真之气。结而
不通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
燥而
(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
也。
热未
知表
未为
散热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