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聚。必用连翘
疮发而渴者。 加葛根
疮出而呕吐者。 半夏 姜屑
疮出而渴闷者。 黄连
疮出而饮水者。 泽泻 茯苓
疮出而大便不通者。 煨大黄
大便结燥而难得者。 桃仁 麻子仁 郁李仁
中焦有疮。须用 黄连(酒洗)
下焦有疮。须用 黄柏 知母 防风(俱酒洗)
先有燥热而病疮者。盖肾水受邪。当补肾水之不足。用 黄柏 知母
因酒过多疮者。当除膀胱留热。用 泽泻 防风尾
泻肾火补下焦元气。 生甘草梢子
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力成功者。 炙甘草
马刀挟瘿。须用 昆布 王瓜根 草龙胆
马刀未破而坚者。须用 广术 京三棱
地之湿气。湿寒伤之。外郁壅络不行。外有大寒湿之邪。而内必生大热。当以辛温之药、

病在上为天。制度宜酒炒酒洗。煎药宜武宜清。服之宜缓饮。
病在下为地。煎药宜文宜浓。服之宜急饮。
去咽嗌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可奇。下不可偶。
补上治上缓。缓者气味薄。能达其表。剂小服而频。食后。使气味能达表。达表。上。
故曰
肺。气 石膏(辛) 血 黄芩(苦)
肾。气 知母 血 黄柏
地骨皮。泻肾火。总治热在外。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包络火。无汗而骨蒸。四物内。加上二味。治妇人骨蒸。
知母。泻肾火。治热在内有汗而骨蒸。



<目录>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篇名>论用药

属性: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者本
中经

合七百三十名也。凡药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合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又可一君三

使










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黄等。皆须光明映彻肌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干燥。发热
口干而死。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实。气味浓烈。不尔治病不愈。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
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惟须精新也。



<目录>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篇名>论合和

属性: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
枝叶
者福
然后
诸经
病。
脏。
之。
碎如
以水
破心
乃服
干枣
尔完

汤成



不尔
茯苓
葱白
去毛
药补
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干捣之。须臾悉尽极易碎
南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y。藜芦去头。皂荚去皮子。
则有势力。凡汤丸、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 灰炮令微坼。削
附汤、及膏酒中生用。生亦须削去皮、乃秤之。直破作七八片。凡半
云、十洗四破。乃称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 灰炮之。凡巴豆去
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别捣令如膏脂。 视泯泯
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筛之须尽。又内臼中。根据法捣数百
者。并捣破。凡用麦 曲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后炒。干漆炒令烟断
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
鳖鲛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茸等。皆炙之。蛇蜕乃微炙。凡用斑蝥等诸
桑螵蛸中破炙之。牡蛎熬令黄色。僵蚕蜂房微炒之。凡汤中用麝香犀
须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
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
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
弥佳。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丸。汤中用饴糖。皆汤
临熟下之。凡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
不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
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两。今根据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方家凡
三种五种。皆悉分两同等耳。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数味皆用分两。
不足较也。第中间有用升合
难明。今以钱谱推测。粗定
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
观今之尺数等不同。如周尺八尺。京尺长一尺六寸。淮尺长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