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多,惟此方最真。
又方,冯仲柔传浙东药局见卖,亦是徐家方,分两不同。
丁香皮(六两) 益智 莪术(各三两) 香附子(二十两) 甘草(四两) 甘松(一
两) 缩砂仁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消食丸

属性:《和剂局方》消食丸不用蜜,以蒸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
甚妙!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三棱丸

属性:食药三棱丸,行在糯米仓巷口,牟郎中家方。
陈仓米(四两,拣净,以新好色巴豆二十一粒,削去皮,慢火同炒,候仓米香黄,巴豆
黑色为度,不令米焦,拣去巴豆不用,只用仓米 橘皮去白,焙干,与仓米等分秤)
上同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下,少甘草亦得!
滁州蔡司理所传云∶张方提刑家方,治诸般积聚,酒食百物所伤,陈米一升(数年者),
巴豆一两去壳,同炒,令紫色为度,去巴豆不用,秤炒米四两,入陈橘皮一两,麝香少许,
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之。治小儿慢脾风,只服五丸甚妙。
郭医云∶食药用巴豆者,春冬可服,夏秋不可服,易动脏腑。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附子仓米汤

属性:补虚,生胃气,逐冷痰,和五脏,快胸膈,进饮食,止泄泻。平江章兴祖承务
亲得效。附子(一只,炮,去皮脐,八钱重者) 人参(去芦头) 甘草(微炒) 半夏(汤
泡七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 黄 白术(各半两) 川姜(二钱,微炒) 南木香
(一钱半)
上为 咀,每服二大钱,水一大盏半,入炒陈仓米半合,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
温服。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十味丁香煮散

属性:治脾胃伤冷,中脘痞滞,胃口宿寒,停痰留饮,气积不散,心腹大痛,胁肋
水谷,呕逆恶心,下竭上虚,食饮不下,肢体瘦怠,自汗不止,阳气暴脱。陆子
丁香 川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 甘草(炙)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益
智仁 良姜
上为细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入盐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带热
空心食前服。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痼冷丸

属性:韩府判传。
白术(半两) 神曲(一两,炒令黄色) 川姜(炮) 桂心(各二钱) 川椒(一钱,
炒香) 吴茱
上为细末,用蜜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米饮下五十丸或百丸。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白泽丸

属性:治脾丸积冷,脏腑虚寒,真丸不固,肠虚泄利,心腹撮痛,气逆呕吐,自汗无时。
阳起石(火 通赤,研) 附子(炮,去皮脐,取末,各一两半) 白檀香(取末) 滴
乳香(别
上件和匀,滴水成剂,分作六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三片,煎至七分,通口
温服,空心食前。葛丞相所传方附子只用一两,去麝香,加天雄一两,炮,去皮脐。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丁香温气汤

属性:治胃寒呕吐涎沫甚妙。张上舍传名莘云,其母常服有效!
丁香 吴茱萸(汤浸,微炒) 桂心(去粗皮,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黄
(去芦) 白
一两半) 甘草(七钱,
上件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灵砂丹

属性:治饮食所伤,一切积滞或痢赤白不瘥者。赤,甘草汤下;白,干姜汤下;赤白,干
草汤下。酒食所伤,及暴泻,白汤下,并食后临卧服,胜感应丸。沈仁父传。辰砂(细研)
砂(研细,各二钱) 黄蜡(半两) 巴豆(去皮壳,完全者,四十九个)
上先将蜡于银石器内熬溶,次投巴豆在内,渫令黑,滤出不用,只将黄腊入前二味为挺
子,要时旋丸,大人服绿豆大七丸,小儿量岁数大小加减,老人、小儿、产妇皆可服。最治
酒饮。今人施痢药者,以黄丹代辰砂亦验。《本事方》治泻痢所用巴豆数不同,其说病证甚
详!



<目录>卷之二\第三门

<篇名>苏汤煎

属性:治膈中不快,酒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