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烦渴,头痛,二便秘结,瘟疫,斑黄,及热痰喘嗽
等证。
石膏(六两生用) 粉甘草(一两)为细末。每服一二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
汤调下。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清骨散
属性:治骨蒸劳热(火炎水亏,真阴消烁,故肌骨之间,蒸蒸而热也。东垣曰∶昼热夜静
是阳气旺于阳分也。昼静夜热者,是阳气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夜俱热者,是
无阴也。当急泻其阳,峻补其阴。昼病则在气,夜病则在血。)
银柴胡(钱半) 胡黄连 秦艽 鳖甲(童便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一钱) 炙
甘草(五分)
地骨胡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秦艽青蒿之辛寒,能除肝胆之
热,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二母散
属性:治肺痨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肺虚挟火,或咳嗽发热,阴虚已甚。再服补阳
则火益亢,而阴愈亏。故有虽病虚劳,不能服温补药者。)知母 贝母 等分。炒为
火旺烁金,肺痨热,能受温补者易治,不能受温补者难治。故又设此法以滋阴,用贝母
化痰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元参升麻汤
属性:治发斑咽痛。(发斑者,阳明胃热也。咽痛者,太阴肺火也。)
元参 升麻 甘草(等分。)
升麻能入阳明,升阳解毒。元参能入太阴,清金制火。甘草甘平,能散能和,故可利咽
散斑
除元参,加犀角射干黄芩人参,名阳毒升麻汤。治阳毒发斑,头项背痛,狂躁骂詈,咽
肿吐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消斑青黛饮
属性:(节庵) 治伤寒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血热不散,蒸于皮肤则为斑
如锦纹。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多死。此或因阳证,误投热药。或因下早,表热乘虚
或因下迟,热留胃中,皆发斑。有阴证发斑者,元气大虚,寒伏于下,逼其无根失守
上独熏肺,传于皮肤,淡红而稀少也。宜大建中汤,误投寒剂则殆矣。)
青黛 黄连 犀角 石膏 知母 元参 栀子 生地黄 柴胡 人参 甘草 加姜枣
煎。入
发斑虽由胃热,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青黛黄连,以清肝火。栀子元参,以清心肺之火。
知
肌
乘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苍耳散
属性:(无择) 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名鼻渊。乃风热烁脑,而液外渗也。经曰∶脑渗
为涕。又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即山根,辛 ,酸痛也。原病式曰∶如以火烁金,
热极则反化为水。肝热甚则出泣,心热甚则出汗,脾热甚则出涎,肺热甚则出涕,肾热甚则
出唾。皆火热盛极,消烁以致之也。)
白芷(一两) 薄荷 辛夷(各五钱) 苍耳子(炒二钱半)为末,食前葱茶汤调下二
钱。
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
除湿
达皮
脑液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辛夷散
属性:(严氏) 治鼻生息肉,气息不通,不闻香臭。(鼻为肺窍,气清则鼻通,气热则鼻塞
。湿热甚盛,蒸于肺门,则生息肉。犹湿地得热而生芝菌也。)
辛夷 白芷 升麻 本 防风 川芎 细辛 木通 甘草 等分为末,每服三钱,茶
调下
经曰∶天气通于鼻。若胃中无痰火积热,是平时上升,皆清气也。由湿火内焚,风寒外
束,
行头
芎
下
为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玉屑无忧散
属性:(陈无择) 治缠喉风痹,咽喉肿痛,咽物有碍。或风涎壅滞,口舌生疮,大人酒症,
小儿奶癖,及骨屑哽塞。
元参 黄连 荆芥 贯众 山豆根 茯苓 甘草 砂仁 滑石(五钱) 硼砂 寒水石
(三钱)
元参黄连寒水石清火,贯众山豆根解毒,滑石茯苓利水,砂仁硼砂软坚,并能消骨鲠。
荆芥
有气
细细
<目录>卷八下\泻火门
<篇名>肾热汤
属性:(千金) 治肾热,耳流脓血,不闻人声。(耳为肾窍,舌为心窍。以舌非孔窍,故心
亦寄窍于耳。十二经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其余十经,皆入络耳中。肾治内之阴,心治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