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燥粪也。仲景曰
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
曰阴结。李东垣曰∶实秘热秘,即阳结也,宜散之。虚秘冷秘,即阴结也,宜温之。)
大黄 归尾 羌活(五钱) 桃仁(研) 大麻仁(去壳一两)蜜丸。一方有防风。风
湿加秦艽皂
归尾桃仁,润燥活血,羌活搜风散邪,大黄破结通幽,麻仁滑肠利窍。血和风疏,肠胃
得润
用枳
是也
加防风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润燥丸,治同。(皂角得湿则滑,湿滑则燥结自除)去羌
活,加
等分蜜丸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决津煎

属性: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当以水济水。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宜
汤,随证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也。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 泽泻(一钱五分) 肉桂(一二三钱) 熟地(二三钱或五七
钱。或不用
可。如气滞而
如小腹不暖而
弥佳。如气虚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韭汁牛乳饮

属性:(丹溪) 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胃脘有死血者,嗜
辛,躁暴多怒,积久而成瘀热也。枯槁者,血聚则肝气燥,燥热故槁也。瘀血阻碍,故
作痛,翻胃而吐出也。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肠枯而便秘。膈噎翻胃,多因气血两
胃槁胃冷而成。饮可下而食不下,槁在吸门,即喉间之会厌也。食下胃脘痛,须臾吐出
在贲门,胃之上口也,此上焦名噎。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门,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
朝食暮吐,槁在阑门,小肠下口也,此下焦名翻胃。又有寒痰,瘀血,食积,壅塞胃口
或补,或消,或润,宜随病施治。)
韭菜汁 牛乳 等分。时时呷之。有痰阻者,加姜汁。一方去牛乳,加陈酒,治血膈尤
捷。
矣。
呕,


不如少服药,饮牛乳,加韭汁,或姜汁,或陈酒为佳。)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活血润燥生津汤

属性:(丹溪) 治内燥,津液枯少。
当归 白芍 熟地黄(一钱) 天冬 麦冬 栝蒌(八分) 桃仁(研) 红花(五分)
归芍地黄滋阴养血,栝蒌二冬,润燥生津,桃仁红花,活血去瘀。凡阴虚血燥而兼瘀滞
者,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甘露饮

属性:治胸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吐血衄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
饥烦
治脾
短,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 一方加桂苓,名
桂苓
此方创自洁古老人,朱丹溪以为此心肺胃三经药也。主治胸中客热,口臭齿烂,心烦咽
痛等
可治
则以
(按此方以固本丸为主,而加入他药。原因胃中湿热下流归坎,则水源浊泛,故见证如
此。
犹未
水木
丹溪
去枇
加知
附小甘露饮,山栀黄芩生地升麻桔梗茵陈石斛甘草,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消渴方

属性:(丹溪) 治渴证胃热,善消水谷。
(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
也。
黄口

以清其热。血分渴者,喜饮热水,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上轻,中重,下危。如上中平,
则不传下。肾消,小便甜者为重。水生于甘,而死于咸。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气泄,脾气
下陷入肾中。为土克水也,多死。)
黄连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 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或加姜汁蜂蜜为膏,噙
化。



<目录>卷八上\润燥门

<篇名>地黄引子

属性:(易简) 治消渴烦躁,咽干面赤,肾火上炎。
人参 黄 (蜜炙) 甘草(炙)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枇杷叶(蜜炙) 石
斛泽泻
此方生津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
(泽泻泻膀胱之火,枳壳宽大肠之气。)使小腑清利,则心火下降。(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其渴自止矣。(喻嘉言曰∶人参白虎汤,专治气分燥热,此汤专治血分燥热。竹叶黄 汤,
兼治气血燥热,宜辨证而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