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时止,
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属食积外邪。绕脐痛者,属痰火积热。脐下少腹痛者,
仲景用治误表发厥,脚挛吐逆,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者,更作
阴,其脚即伸。(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脉缓伤水,加桂枝生姜。脉洪伤金,加黄 大枣。脉涩伤
血,加
气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营气,炙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又痛为
木盛

加白术,名白术芍药汤。(机要)治脾湿水泻,身重困弱。(保命集曰∶泻痢不止,或暴
下者



<目录>卷五上\和解门

<篇名>黄芩汤

属性:(仲景)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合病者,谓有太阳证之身热头痛脊强,又有少
阳证之耳聋胁痛,呕而口苦,寒热往来也。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泄泻也。)
黄芩(三两) 芍药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为在表,与葛根汤以汗之。少阳阳明合病下利,为阳邪入里,与承
气汤
不苟
之,
加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 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仲景)治前证兼呕者。(呕,
胃气逆也
半夏以治
苦,胆液
及火升
外台黄芩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治干呕下



<目录>卷五上\和解门

<篇名>黄连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腹痛。(成氏曰∶湿家下后,舌上如胎
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
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
为胸中热欲呕吐,宜与此汤以升降阴阳。)
黄连(炒) 干姜(炒) 桂枝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
(十二枚)
黄连苦寒,泄热以降阳,姜桂辛温,除寒以升阴,人参助正去邪,半夏和胃止呕,甘草
大枣
者,
从中






<目录>卷五上\和解门

<篇名>温胆汤

属性:(集验) 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胆热则口苦,胆虚气郁,致脾生
痰涎而烦呕,伤寒病后,多有此证。)
半夏(姜制) 茯苓(或用茯神) 陈皮(去白) 甘草 枳宝(麸炒) 竹茹 加姜
煎,或加枣。
夏,(以其行
术。内实心
橘半生姜之辛温,以之导痰止呕,即以之温胆。(戴氏云∶痰在胆经,神不守舍,亦令
人不
以平甲
不安。
治不眠
证。触
曰∶诸
加人参枣仁远志熟地,名十味温胆汤,治梦遗惊惕。



<目录>卷五上\和解门

<篇名>越鞠丸

属性:(丹溪) 统治六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六郁者,气郁,血郁,痰郁
,火郁,湿郁,食郁也。六者之中,以气为主,气行则郁散矣。吞酸呕吐,由于痰火。饮食
不消,由气不晕行。丹溪曰∶气升则郁自降。滑伯仁曰∶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
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所以传化失常而病见矣。气郁者,胸膈痛。湿郁者
,周身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即发。痰郁者,动则气喘,脉沉滑。热郁者,昏瞀便赤,脉沉
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
香附(醋炒) 苍术(泔浸炒) 抚芎 神曲 栀子(炒黑)等分。曲糊丸。如湿郁,
加茯苓白芷
香槟榔。食
吴鹤皋曰∶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香附开气郁,苍术燥湿郁,抚芎调血郁,栀子解
火郁
主,
欲降
附阴





<目录>卷五上\和解门

<篇名>逍遥散

属性:(局方) 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潮热咳嗽。(有干咳嗽者,丹溪曰∶极为难治,此
系火郁之证,乃痰郁其火。邪在中,用逍遥散以开之,下用补阴之药可愈。)往来寒热,口
干便涩,月经不调。凡肝胆两经郁火,以致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
眼赤痛,连及太阳。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砂淋崩浊等证,俱宜此方加减治
之。易曰∶风以散之是也。
当归(酒拌) 白芍(酒炒钱半) 白术(土炒) 柴胡 茯苓(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