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各一两,名三黄枳
术丸,治伤肉食湿面辛热味浓之物,填塞闷乳不快。加神曲麦芽各一两。名三黄枳术丸,治
内伤饮食,或泄泻。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平胃散

属性:(局方) 治脾有停湿,痰饮痞膈,宿食不消,满闷呕泻。(土湿太过,木邪乘不胜而
侮之。脾虚不能健运,故有痰食留滞中焦,致生痞满诸证。胃寒则呕,湿盛则泻。)及山风
瘴雾,不服水土。(岚瘴水土之病,亦由胃虚,故易感也。)
苍术(泔浸二钱) 浓朴(姜制) 陈皮(去白) 甘草(炙一钱) 加姜枣煎。伤食
加神曲麦芽,
便秘加大黄芒
苍术辛烈,燥湿而强脾。浓朴苦温,除湿而散满。(苦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陈
皮辛

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今见方家,每以此为常服健脾之剂,动辄用之,而不察其可否,其
误甚矣。)
合二陈加藿香,名除湿汤。治伤湿腹痛,身重足软,大便溏泻。加 本枳壳桔梗,名和
解散
不换金
人参养胃汤
疟也。)加麦
名浓朴温中
甘,渗以甘
腹胀身重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和胃饮

属性:治寒湿伤脾,霍乳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等证。
陈皮 浓朴(各一钱五分) 干姜(炮一二钱) 炙甘草(一钱)
此即平胃散之变方也。凡呕吐等证,多有胃气虚寒,一闻苍术之气,亦能动呕,故以干
姜代
时气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保和丸

属性:治食积饮停,腹痛泄泻,痞满吐酸,积滞恶食,食疟下痢。(伤于饮食,脾不运化
于肠胃,故有泄痢食痢等证。伤而未甚,不欲攻以厉剂,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
和。东垣曰∶伤饮者,无形之气也,宜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伤食者,有形之物也,
消化,或损其谷,重则方可吐下。脉经云∶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轻则消
重则下之。)
山楂(三两去核) 神曲(炒) 茯苓 半夏(一两) 陈皮 莱菔子(微炒) 连翘
(五钱) 曲和
山楂酸温,收缩之性,能消油腻腥膻之食。(收缩故食消。)陈曲辛温,蒸窨之物,能消
酒食
湿,
能降
加白术白芍,去半夏菔子连翘,蒸饼糊丸,名小保和丸,助脾进食。加白术二两,名大
安丸
越鞠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芍药枳实丸

属性:治食积痞满,及小儿腹大胀满,时常疼痛,脾胃不和等证,此方较枳术丸其效
白术(面炒) 赤芍药(酒炒二两) 枳实(麸炒) 陈皮(一两) 荷叶汤煮黄老米
糊为丸,桐子
参一二两。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痞气丸

属性:(东垣) 治脾积,在于胃脘,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或发黄胆,饮食不为
肌肤。(金匮曰∶坚而不移者名积,为脏病。推移不定者名聚,为腑病。按痞病由阴伏阳蓄
,气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填塞痞满,皆土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惟内觉满
闷,胀满则外有胀急之形也。有中气虚衰,不能运化精微而成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施
化而成痞者。有湿热太甚,上乘心下而成痞者。古方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半夏
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惟宜上下分消其气,果
有内实之证,庶可略施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用利药,临时通快。药过滋甚,皆由不察中

黄连(八钱) 浓朴(五钱) 吴茱萸(三钱) 白术(土炒) 黄芩(二钱) 茵陈
(酒炒) 干姜(
五分) 桂 巴豆霜(四分
诸泻心汤皆用之。)浓朴砂
萸燥脾而逐冷。姜桂川乌,
巴豆能消有形滞积,为斩
可以去邪也。(洁古曰∶
除吴茱白术茯苓泽泻茵陈川椒砂仁,加菖蒲茯神丹参红豆,名伏梁丸。治心积,起脐上
至心
丸。
紫菀







<目录>卷四下\消导门

<篇名>十香丸

属性:治气滞寒滞诸病。
木香 沉香 泽泻 乌药 陈皮 丁香 小茴香 香附(酒炒) 荔枝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
之属温



<目录>卷四下\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