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效。孟 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目录>卷之三

<篇名>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属性:夫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风是四时八方之气,常以冬至之日自坎而起。候其八方之风
,从其乡来者,主长养万物;若不从其乡来者,名为虚风,贼害万物。人体虚者则中之,当
时虽不即发,停在肌肤,后或重伤于风,前后重沓,因体虚则发,入脏腑俞。俞皆在背,中
风多从俞入,随所中之俞而乃发病。妇人血气虚损,故令中风也。当察口眼开阖以别重轻,
涎沫有无以明证治。如眼开口闭,手足不开,涎不作声者可治。如眼闭口开,声如鼾睡,遗
尿者死。至宝丹、苏合香丸、五积散、(加麝香煎)牛黄清心丸、(见《和剂》方)大八风汤
。(方见偏枯第七篇)



<目录>卷之三\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篇名>排风汤

属性: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风入五脏等证。(详见《和
剂方》)
白藓皮 白术 白芍药 桂心 川芎 当归 防风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各
二两) 白茯苓 麻黄(去节) 独活(各三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煎成八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癸丑春,有一妇人,年四十四、五,其证说话气短,足弱,行得数步则口若含霜。七十
日内三次经行,遇行则口冷,头目眩晕,足冷则透心冷痛。每行则口中冷,气不相续,有时
鼻中热,面赤翕然而热。身体不仁,不能行步,手足不随,不能俯仰,冷痹骨痛,有时悲伤
;梦与前夫相随,则上气奄然而极,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却能食,如此仅一年许。
医者投热药则面翕然而热,气满胸中,咽中窒塞,闷厥;投冷药则泻。又一医者以十全汤服
之,则发烦躁,心惊而跳。一医者以双和汤服之,觉得面上与腹中甚如火 ,心愈惊,欲吐
不吐,大便秘,里急后重。求仆诊之,六脉弦缓,喜见于春,此是可治之疾。未供药间,忽
然吐泻,泻后觉肛门如火,虽泻六次、却不多。仆一时识证未尽,且与俞山人降气汤八服。
次日诊之,脉差有力,云服药之后,觉鼻中热,心烦闷绝,齿噤。与参苏饮八服,黄连丸二
两许。越三日,云服药之后,其疾如故。与茯苓补心汤服之,皆无效。仆以脉证详之,只有
排风汤甚对此证。或曰∶何以见得是此证?一、能食饮,此风饥也;二、七十日三次经行,
此是荣经有风,血得风散也;三、头目眩晕,此肝风也;四、面赤翕然而热,悲伤,此心风
也;五、身体不仁,不能行步,梦与前夫相随,此脾风也;六、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
冷痹骨疼,此肾风也。诸有此疾,令人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真排风汤证也。或曰风
脉当浮,今脉弦缓微弱,恐非风也。答曰∶风无一定之脉,大抵此证虚极生风。然排风汤
所用之药有十全大补汤料,亦有平补之意,却不僭燥。共十服。越三日,云服之有效。脉亦
差胜,只是心中如烟生,似有微热,大便尚秘。此真是风证,再与排风汤十服,兼牛黄清心
丸、皂角丸助之。越三日,云服前药一、二日,大烦躁,于热诸证悉除。只是足弱不能支持
,脉亦弱,予秘传降气汤十服。又越三日云诸证悉退,只是梦里虚惊,大便滑泄,如食伤相
似,奏厕频数,脉尚弱。与五积散数服,加人参、盐煎,兼感应丸即愈。自后云,皆无恙矣
。但上重而头眩,不能久立久坐,服与排风汤,则脱然安矣。以此方之药根据上法,不可杜撰
、臆度处方。



<目录>卷之三\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篇名>三生饮

属性: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 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
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饮厥及气虚眩晕,悉有神效。
生南星(一两) 生乌头(去皮尖) 生附子(各半两,去皮) 木香(一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生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或口噤不省人事者,
用北细辛、皂角各少许为细末。或只用半夏为细末,用少许以芦管吹入鼻中,俟喷嚏,其人
少苏,然后进药。如气盛人,只用南星五钱重,木香一钱,加生姜十四片,煎作两服饮之,
名星香饮。



<目录>卷之三\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篇名>参苏饮

属性:治痰饮停积胸中,中脘闭塞,呕吐痰涎,眩晕嘈烦,忪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
手足 曳,口眼 斜,半身不遂,食已即呕,头疼发热,状如伤寒。
人参 紫苏叶 半夏 茯苓 干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