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不因发散而自汗出也;盗汗者,睡
而汗出也。因而思之,自汗盗汗,其一液也,其出异也。盗如盗窃之盗,窥人息而潜出,行
于阴也;自汗如自然之自,居常有而明显,见于阳也。皆因腠理空疏,卫护气虚,不能致密
收敛于表,虚则阳热泄焉。阳主动而散津液,走于肝,若阳蒸阳分而液出者为自汗,阳蒸阴
分而液出者为盗汗,由是内分阴阳之虚,外闭腠理之气,乃得其源也。皆由心肾俱虚以致此
。阴虚阳必凑,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阴阳偏胜,有伤风中暑。故经云∶风
从外入,令人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天热衣浓则为汗,天寒衣薄则为溺。病痹多汗而濡者,
其湿甚也。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阳气有余为身热无多,劳则气耗,喘且汗出。饮食饱甚,
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
汗出于脾。或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背或身,其不循胃气之道
出。此因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常道。此气剽悍而出,故不
得从其道,名曰漏泄。惊怖房劳,虚极痰饮,亦成此证。诊法尺脉涩滑谓之多汗,男子平人
脉虚细微者,善盗汗也。参之表里虚实之异其药,条列诸家方论者,察其所宜而用之。经言
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名曰酒风。长沙言∶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太阳中热者, 是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且太阳此五证,全在乎医于本经内药治之。当凉反热,当热反凉
,医之过欤。《金匮要略》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除湿固腠理为先。东坦云∶饮
食劳倦皆自汗,当用甘温之剂,滋益皮毛之气,不合自汗损其元气也。暑邪干卫,故身热自
汗,当用清暑益气治之。《试效方》云;湿热大作,汗出不休,胜湿之剂,最为稳当。王海
藏云∶太阳自汗桂枝汤,阳明自汗白虎汤,少阴自汗四逆汤,阳明发热自汗多者大承气汤。
此皆内伤外感之邪,干卫而出也。此方论皆前人注立,后之学人识经络,用之取效,不明脉
理,错认经络,用之反祸不轻。其于盗汗,非若自汗,犹有实者,此则阳热侵行于蒸出,阴
液复越于表,是阴亏而表亦虚也。其汗因寝而至,寝则卫气亦行于里,觉则气散于表,而汗
止矣。故经曰∶太阳所至为寝汗,东坦谓太阳老阳也。太阳标有阳之名,无阳之实,以膀胱
之真寒为纯阴之气也。《兰室秘藏》治疗之证以黄 黄连生地黄当归之属,滋阴以制阳热,
静而汗止,此其论也。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伤风脉浮,自汗恶风。
方见伤寒门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
方见头痛门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方见诸虚门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盗汗之圣药也。
当归 黄柏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芩 黄连(以上各一钱半) 黄 (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临卧服。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并宜服之。
黄 (去芦,蜜炙,二钱)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黄(酒蒸) 肉桂(不见火) 天
门冬 麻黄根 龙骨(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 浮小麦(炒) 防风(去芦,各八分) 当
归(去芦,酒浸) 甘草(炙,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远服。发厥自汗加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真气不足,上盛下虚,面赤自汗,小便频数。如汗不敛,加肉桂黄 。
方见诸虚门



<目录>卷之四十四\自汗盗汗门附论

<篇名>自汗盗汗通治方

属性:治表虚自汗。
芍药(五钱) 官桂 甘草(炙,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本方加黄 二钱,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