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以水一斗,煎减半,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此方,治正虚不归元,而承领上下之圣方也。盖发汗吐下解表后,邪虽
去,
以浊邪
养胃,
于下;
使噫气
利在下
胸中转



<目录>卷三

<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属性:主治久痢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 禹余粮(各一斤,俱捣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柯韵伯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
焦者
责在

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
之本也。要知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仲景曰∶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可知与桃花汤别成一局矣。



<目录>卷三

<篇名>真武汤

属性: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而
下利
白术(二两) 茯苓 白芍(各三两) 大附子(一枚,炮)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赵羽皇曰∶人之一身,阴阳是也。上焦属阳而主心肺,下焦属阴而主肝肾。肝藏阴血,
肾兼
酸能
也。
孰为之主?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得附
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若生姜者
和胃也。盖五苓散行有余之水,真武行不足之水,两者天渊。总之
泛溢妄行者,非大补坎中之阳,大健中宫之气,即日用车前、木通
柯韵伯曰∶坎宫火用不宣,故肾家水体失职,是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也。法当壮元阳
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因立此汤。方后立加减法,是真武加减证,不是主症,虽皆水
气为患,而不属少阴。其云若咳者,是水气射肺所致,加五味子之酸温,佐芍药以收肾中水
气;细辛之辛温,佐生姜以散肺中水气。小便自利而下利,是胃中无阳,则腹痛不属相火,
四肢困于脾湿,故去芍药之酸寒,加干姜之辛热,即茯苓之甘平者亦去之,此为温中之剂,
而非利水之剂矣。若呕者,是水气在中,故中焦不治,四肢不利,病不涉少阴,由于太阴湿
化不宣也,不须附子之温肾,倍加生姜以散邪,此为和中之剂,而非下焦之剂矣。附子、芍
药、茯苓、白术四味,皆真武所重,若去一味,便不是真武。仲景论证治,多触类旁通,并
不画地为界。
喻嘉言曰∶亡阳而用真武以救之者,盖真武北方司水之神。方中四味,是行水收阴,崇
土回
越,



<目录>卷三

<篇名>黄连阿胶汤

属性: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药,取二升,去滓,纳胶溶,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
柯韵伯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
中不
者,
神明
非得
不归
和,取
急趋下
精神乃



<目录>卷三

<篇名>当归四逆汤

属性: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加吴萸、生姜。
当归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细辛 甘草 通草(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柯韵伯曰∶此厥阴初伤于寒,发散表寒之剂。凡厥阴伤寒,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两阴
之交
相火
脉细
也;


气血
手足
发散之
细辛,
阴内外
程郊倩曰∶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
复营



<目录>卷三

<篇名>吴茱萸汤

属性: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明食谷欲呕
者。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加干姜分两,其
附子
断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