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麦冬 五味子 甘草。加姜、枣、葱白

此足少阴药也。附子、干姜、艾叶回阳之药,协以人参、甘草补其阳虚,退其阴火,所
谓甘温能除大热也;黄连以折泛上之火,知母以滋在下之阴(王海藏曰∶烦出于肺,躁出于
肾。成无己曰∶烦,阳也;躁,阴也),以静其躁,盖阳无阴则孤阳无所附丽,故扶阳亦兼
和阴也;麦冬、五味,补肺清心,合人参以生其脉,加童便而冷服者,热因寒用也(戴氏曰∶
烦躁,阴阳经皆有之。阳明经胃有燥屎故烦,当下之;太阳经已得汗而烦者,五苓散;少阳
亦有烦,宜小柴胡汤。按∶先贤治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治独烦不躁多属热,
惟悸而躁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惟火邪者属热。阴烦者少阴为多,由阳气传入阴
经,阴得阳而烦,自利而烦,渴不眠者,辰砂五苓散;若非是阳气传阴,阴气犯阴经,吐利,
手足厥冷而烦,经云∶阳虚阴乘之故烦。又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吴茱萸汤,甚者四逆
汤加葱白。外有虚烦一证,乃病愈后阴阳未复,时发烦热,竹叶石膏汤;痰多睡不宁者,温
胆汤;呕者橘



<目录>祛寒之剂第十

<篇名>回阳救急汤

属性:(节庵自注云∶即四逆汤)
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引衣自盖,蜷卧沉重,腹痛
吐泻
表证,
寒中少
沉迟无
鼓颔
汗以
附子(炮) 干姜 肉桂 人参(五分) 白术 茯苓(一钱) 半夏 陈皮(七分) 甘
草(
泄泻,
此足三阴药也。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
君温补之药助其阳气,五味合人参可以生脉,加麝香者,通其窍也。



<目录>祛寒之剂第十

<篇名>四神丸

属性:治肾泻脾泻(肾泻者,五更时泻也。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肾

运化阑门,故元气不足,不能分别水谷,不痛而泻也。两证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上生脾土故
也。杨
破故纸(四两酒浸一宿,炒) 五味子(三两。炒) 肉豆蔻(三两。面裹煨) 吴茱
萸(一
钱。临
此足少阴药也。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
辛温


本方单用破故纸、肉豆蔻,名二神丸∶治同(火乃土之母,破故纸补肾,为癸水;肉豆
蔻浓肠
效,予
如鼎釜
本方单用五味子、吴茱萸,名五味子散∶治同。本方除五味子、吴茱萸,加茴香(一两),
木香(五
肠,用以舒肝
香、肉蔻、补
八味丸;脾肾气
吐痰,为脾肾亏



<目录>祛寒之剂第十

<篇名>感应丸

属性:治新旧冷积泻痢等证。
木香 肉豆蔻 丁香(两半) 干姜(炮) 百草霜(一两)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
皮尖)
黄蜡六两溶
取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
此手足阳明药也。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
和脾舒肝;杏仁降气散寒,润燥消积;炮姜能逐痼冷而散痞通关;巴豆善破沉寒而夺门宣滞
,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治痢,为佐也(《医贯》曰∶此方神妙
不可言,虽有巴豆,不令人泻,其积自然消化。李时珍曰∶一妇年六十余,溏泻五载,犯生
冷油腻肉食即作痛,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积冷凝滞,法当以热下




<目录>祛寒之剂第十

<篇名>导气汤

属性:治寒疝疼痛(阴气积于内,复为寒邪所袭,荣卫不调则成疝病。囊冷结硬如石,或引睾

病实
阴菌
不月
而名
川楝子(四钱) 木香(三钱) 茴香(二钱) 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
此足厥阴、少阴药也。川楝苦寒,能入肝舒筋,使无挛急之苦,又能导小肠膀胱之热,


便下利



<目录>祛寒之剂第十

<篇名>天台乌药散

属性: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厥阴肝脉络于阴器,上入少腹,疝病乃肝邪也,肝主筋,故
牵引疼痛;小肠经络并于厥阴,寒邪客于小肠,少腹痛引睾丸,上而不下,痛入脐腹,甚则
上冲心
乌药 木香 茴香(盐炒) 良姜(炒) 青皮(五钱) 槟榔(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