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
相火亦动。以之开解惊悸郁结则有余,以治梦遗失精则不足。不如减去,加沉香、琥珀等为
佳。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玉屏风散

属性:黄 (炙) 防风一两 白术(炒)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
此固表去风药,用以实表则可,若云加减即可代桂枝、麻黄等汤,则表实而邪无出路,
断断不可。此等议论,误人不浅,必不可从。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四君子汤

属性: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姜三片、枣二枚煎。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再加半夏名橘半六君子汤,本方加木香、藿
香、干葛名七味白术散,本方除人参加白芍名三白汤,本方合四物名八珍汤,又加黄 、肉
桂名十全大补汤。
四君子汤中正和平,为补方中之金科玉律。至加减有法者,如异功散之理气,橘半六君
之去痰,香砂六君之温胃,加竹沥、姜汁之治半身不遂,七味白术散之去热治泻,均极妥善。
三白汤治内伤尚可,若谓治外感亦为奇方,则吾不信也。至于合四物为八珍,增黄 、肉桂
为十全大补,用各有当,皆不可磨灭之良方也。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升阳益胃汤

属性:黄 二两 人参 甘草(炙) 半夏一两(脉涩者用) 白芍(炒) 羌活 独活 防
风五钱 陈皮四钱 白术(土炒) 茯苓 泽泻 柴胡三钱 黄连二钱
姜、枣煎。
东垣论饥饱劳役,阳陷入阴,面黄气弱,发热者,当升举阳气,以甘温治之。此真卓识
确论,为治阳虚发热者开一大法门。惟方中辄用升、柴,恐上实下虚者更加喘满。在东垣必
能明辨,当病而投。后人若执定此法,一概施之,则误人不浅矣。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属性:黄 苍术(泔浸,炒) 甘草(炙) 羌活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一两五钱 黄连(酒
炒)五钱 黄芩(炒) 人参七钱 石膏少许
每服三钱或五钱。
《东垣十书》,予最为服膺,以其重脾胃为正法眼藏也。如此方中升、柴、黄连、黄芩、
石膏等,皆非可轻投,后人但师其意,不泥其方可耳。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补肺汤

属性: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此方但为肺气久虚以致咳嗽而设,其他咳嗽之症,不一而足,不可混施。方中有补有泻,
用意亦佳,但桑皮、紫菀之薄弱,岂能敌参、 、熟地之滞腻,独不虑助痰为病乎?至谓熟
地壮水,免得子盗母气则可;谓为“化痰之妙品”,则佐使正未合也。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百合固金汤

属性:生地黄一钱 熟地黄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百合 当归 贝母 芍药(炒) 生甘草一
钱玄参 桔梗八分
此方金水相生,又兼养血。治肺伤咽痛失血者最宜。李士材谓∶“清金之后,急宜顾母”,
识解尤卓。予谓∶咽痛一定,急当培土生金也。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紫菀汤

属性:紫菀(洗净,炒) 阿胶(蛤粉炒) 知母 贝母二钱 桔梗 人参 茯苓 甘草五
分五味子十二粒
此方治气极、久咳、失血极佳。若肺痈,盒饭去五味子,以肺气壅塞成痈,不宜收敛也。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秦艽扶羸汤

属性:柴胡二钱 秦艽 人参 当归 鳖甲(炙) 地骨皮钱半 紫菀 半夏 甘草(炙)一

姜、枣煎。
所载见症乃阴阳两虚、碎金不鸣之候,并无表症,且体虚自汗,元气更伤。柴胡、秦艽、
半夏、生姜乃辛散之品,重伤其阴,吾恐危亡随之矣。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黄鳖甲散

属性:黄 (蜜炙) 鳖甲(炙) 天冬五钱 秦艽 柴胡 地骨皮三钱 桑白皮 紫菀 半
夏二钱五分 茯苓三钱 芍药 生地黄 知母 甘草(炙)三钱五分 人参 桔梗 肉桂一
钱五分
姜煎。
此方过于繁杂不足法也。



<目录>卷一\补养之剂

<篇名>秦艽鳖甲散

属性:鳖甲(炙)一两 秦艽 知母 当归 柴胡 地骨皮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