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各三分) 葶苈(熬) 半夏 人参(各一分)
上二十三味,取 灶下灰一斗,清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
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
疟疾久不愈,内结 瘕,欲成劳瘵者,名曰疟母,此丸主之。
凡疟疾寒热,皆是邪气与正气分争,久之不愈,则邪正之气结而不散,按之有形,名曰
疟母。始虽邪正二气,及其固结之久,则顽痰、死血皆有之矣。然其为患,或在肠胃之中,
或薄肠胃之外,不易攻去,仲景公先取灰酒,便是妙处。盖灰从火化,能消万物,今人取十
灰膏以作烂药,其性可知;渍之以酒,取其善行。若鳖甲、鼠妇、 虫、蜣螂、蜂窠者,皆
善攻结而有小毒,以其为血气之属,用之以攻血气之凝结,同气相求,功成易易耳。乃柴胡、
浓朴、半夏,皆所以散结气;而桂枝、丹皮、桃仁,皆所以破滞血;水谷之气结,则大黄、
葶苈、石苇、瞿麦可以平之;寒热之气交,则干姜、黄芩可以调之。人参者,所以固元于克
伐之场;阿胶、芍药者,所以养阴于峻厉之队也。乌羽、赤硝、紫盛,隋唐医哲,皆不知之,
故以乌羽作乌扇,赤硝更海藻,紫盛更紫葳、紫菀。今详四物,亦皆攻顽散结之品,更之未
为不可,然依旧本,仍录乌羽、赤硝、紫盛者,不欲遽然去之,盖曰爱礼存羊云尔。



<目录>卷二

<篇名>痢门第十一

属性:叙曰∶始痢宜下,夫人之所共知也;久痢宜补,亦夫人之所共知也。至如二阳合病皆下
痢,太阳、阳明合病自下痢者宜发汗,太阳、少阳合病自下痢者宜和解,阳明、少阳合病自
下痢者宜攻里,非得伤寒之玄关者,不足以语此也。今考十方于后,大都口耳之见而已。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芍药汤加芒硝方

属性:白芍药(二钱) 当归尾 黄连 黄芩(各一钱) 木香(不见火) 桂心 槟榔 甘
草(各
五分) 大黄(七分) 芒硝(一钱)
痢疾便脓血,里急后重者,此方主之。
痢,滞下也。患痢大都责于湿热,热伤气,故下白;热伤血,故下赤;热伤大肠,则大
肠燥涩,故里急后重。河间云∶行血则便脓自愈,故用归、芍、硝、黄以行血;和气则后重
自除,故用木香、槟榔、甘草以和气;苦能坚肠,寒能胜热,故用芩、连浓肠胃而去热;有
假其气,则无禁也,故假桂心之辛热为反佐。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桃仁承气汤

属性: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 桂枝(七分,炒) 大黄(五钱,酒浸) 芒硝(五钱) 甘
草(
二钱)
痢疾初起,质实者,此方主之。若初间失下,反用固涩之药,以致邪热内蓄,血不得行
,腹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
《内经》曰∶通因通用;又曰∶暴者夺之。故用大黄、芒硝之咸寒以荡涤邪热;用桃仁
之苦以逐败血;甘草之甘以调胃气。乃桂枝则辛热物也,用之者何?经曰∶微者逆之,甚者
从之,故用其引大黄、芒硝直达瘀热之巢穴,乃向导之兵也。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清六丸

属性: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红曲(五钱)
血痢者,此方主之。
滑石能清六腑之热,甘草能调六腑之气,红曲能和六腑之血。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温六丸

属性: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干姜(五钱)
姜汁为丸。
白痢者,此方主之。
白痢为寒,中世之谬论也。刘守真氏出,始以白痢责之热伤气,可谓开发群 。是方也
。滑石寒而淡,寒则能除六腑之热,淡则能利六腑之湿;甘草得天地冲和之气,故性平而调
六腑;干姜得天地正义之气,故入气而辟湿邪。又曰干姜性温,可使从治,经曰佐以所利,
是故用之。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香连丸

属性:黄连(二十两,吴茱萸汤润过炒) 木香(四两八钱,不见火)
治噤口痢,加石莲肉八两。
下痢赤白相杂,里急后重者,此方主之。
黄连苦而燥,若能胜热,燥能胜湿;木香辛而苦,辛能开滞,苦能泻实;石莲肉味苦而
浓,为阴中之阴,故能破噤口痢之结热。经曰有余者折之,此之谓也。



<目录>卷二\痢门第十一

<篇名>木香槟榔丸

属性:木香 槟榔 青皮(去y,炒) 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