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桑寄生(一钱二分) 黄芩(一钱八分) 羌活(一钱二分)
独活(一钱二分) 牛膝 木瓜(一钱八
上件共为粗末,煮法照前。
秘传煮酒应效方 治诸风气、历节、插腿风。年高者亦可服,神效。
当归 人参 茯苓 乌药 砂仁 杏仁 川乌 草乌 何首乌 五加皮 枸杞子 川椒
(以上各二钱半) 木香 牛膝 枳壳 干姜 虎骨 香附子 白芷 浓朴 麦门冬(去心)
陈皮(去白) 白术 川芎 麻黄 独活 羌活 半夏 肉桂 白芍药 生地黄 熟地黄
防风 天门冬 五味子 小茴香 细辛(以上各一钱半) 苍术 破故纸 甘草(各五钱) 核
桃肉 红豆酥油(各五钱五分) 蜜(八两) 沉香(一钱五分) 葡萄(二钱) 荆芥 地
骨皮 山茱萸 巴戟 知母(各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分作二袋,用罐盛酒,袋悬于罐内,封罐口,安锅内煮熟,过五七日方用。
每服
金刀如圣散 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遍身游风,白虎历节,

川乌(炮) 草乌(炮。各四两) 朱砂(另研) 雄黄(另研) 荆芥 麻黄(去根)
天麻 当归 何首乌 细辛 石斛(去芦) 人参 全蝎(去足) 川芎 甘草 防风(以
上各五钱) 苍术(
上研为细末。每服五分,临卧温茶送下。如病长者,初服三分,渐渐加至七分,看人肥
瘦大小加减。
又方 治证同前
苍术(泔浸,炒,一两半) 防风(去芦) 细辛 荆芥穗 何首乌 蝉蜕 全蝎 朱
砂(另研)白僵蚕(水洗,微炒) 麻黄(去根) 本 当归(酒洗) 天麻(各一钱七
分) 人参 川芎 石斛(去根。各三钱三分) 川乌(煨) 草乌(煨。各一钱三分) 乳
香没药 乌药 青藤(各二钱) 白芷(五钱七分) 甘草(微炒,一两) 两头尖(一
钱) 雄黄(一钱,另研) 蜂房(二钱五分) 白芍药(一钱五分)
上为极细末。临卧时用温茶送下,量人虚实,有力者服八分起至一钱止,老弱者只服五
六分
羌活汤 治白虎历节,风毒注骨髓,疼痛不定(方见痹门。)
乌头汤 治历节痛不可伸屈。
川乌 (一枚,用蜜四合煮二合,去乌) 甘草(炙) 麻黄(去节) 芍药 黄
(各等分)
上水煎,蜜一合,再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服,最治香港脚不可屈伸。




<目录>卷之四\附∶痹证

<篇名>痹证方论

内容:《袖珍方》曰∶凡痹疾,病目有五种,筋痹、脉痹、骨痹、皮痹、肌痹是也。多由体
虚之人,腠理空疏,为风寒湿三气所侵,不能随时驱散,流注经络,久而为痹病者也。风多
则引注;寒多掣痛;湿多则重着。治之当辨其所感风寒湿三气注于何部分,其表里须从偏胜
者主之药饵。如有此证,治之宜早为贵乎。
五痹汤(《和剂方》)治风寒湿之气各留肌体,手足缓弱,麻顽不仁。
羌活 白术 防己(各一两) 片子 姜黄(一两,洗去灰土) 甘草(微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八分,去渣。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防风汤(《宣明方》)风寒湿三气合为痹,风气胜者行痹,上下左右无留,随所至作,防
风汤主之。治行痹行走无定。
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炒熟) 桂(各一两) 黄芩 秦
艽葛根(各三钱) 麻黄(去节,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酒水各二盏,枣三枚,姜五片,煎至一盏,温服。
茯苓汤(《宣明方》)寒气胜者为痛痹,大宜宣通。阴寒为痛,宜通气温经而愈,茯苓汤
加减主之。治痛痹四肢疼痛,拘倦浮肿。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各二两) 防风 官桂 川芎 芍药 麻黄(去节。各一两
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八分,温服。以姜粥投之,汗泄为度,效矣。
茯苓川芎汤(《宣明方》)湿气胜者为着痹,湿地水气甚重,着而不去,多汗而濡者,茯
苓川芎汤主之。治着痹留注不去,四肢麻木,拘挛浮肿。
赤茯苓 桑白皮 防风 官桂 川芎 麻黄 芍药 当归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半,水二盏,枣三枚,同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欲出汗,以
粥投之。
蠲痹汤(《济生方》)治手足冷痹,腰腿沉重及身体烦疼,背项拘急。
当归(去芦,酒洗) 赤芍药 黄 (去芦) 防风(去芦) 片子 姜黄 羌活(各
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去渣温服。
防风汤(《济生方》)治血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