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开示诸臣。虽岐伯之言
居多,而黄帝之问实启之。故后世以《黄帝内经》九卷,称为《素问》。汉・班固《艺文志》曰∶《黄帝
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目录>卷之一

<篇名>上古天真论第一篇

属性: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 始辟也。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帝欲寿天
下之民,故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今时之人不能也。更欲昌天下之后,故言人寿虽年
老有子。而今时之人,又不能也。终举上古真人,乃上古天真之人也。中古至人能同于上古之真人者也。
其次有圣人,其次有贤人,能学中古之至人,无愧于上古之真人。故名《上古天真论》。
\x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x
徇,循同。长,上声。下仿此。
史臣叙《黄帝素问》,而先为纪述之。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而有天下。生于轩辕之
丘,故名轩辕。以土德王天下,故号黄帝,在,察也。史臣追述而稽察之。故曰昔在“生而神灵”。度越
凡流,天授之圣人也。“弱而能言”,生而知之,弱年即能立言也。循,顺也。齐,正也。“幼而循齐”,年
虽幼,能顺其正也。敦,诚信也。敏,通达也。“长而敦敏”,长则诚信通
达,垂拱致治,教化大行也。“成而登天”,帝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升仙,群臣攀龙髯而莫及也。
\x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
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x
岐伯为帝师,故史臣称为天师。帝欲天下之人,寿同上古。故问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度,越也。
年越百岁,而动作且不衰。今时之人,年仅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岂古今时世之异耶?抑
不得其道而人将失之耶?
\x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x
言非时世之异,乃人自失其道也。上古之人,其知养生之道者,能取法于天地之阴阳,调和于五行之
术数,知阴阳术数之道,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养其形,不妄作劳,以安其神,故能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此所以春秋皆度百岁乃去也。
\x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x
\x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x
乐,音落,下同,余篇仿此。今时之人,不知养生之道,而且戕贼其生。酒能乱性,若以酒为浆,则心
不由理,而以妄为常矣。以酒为浆,则身不由心,而醉以入房矣。醉以入房,是以欲竭其精
也。以妄为常,是以耗散其真也。竭精耗真,则不知持满之道以养身,不知随时御神之法以养心,但务快
其心,而其身则逆于生乐,致起居无节,不能形与神俱,故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也。
\x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x
, 同。上古圣人,恐人为外邪所侵,故教下也。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教其避之有时,
其心则恬 虚无,而本元之真气从之,不竭其精,时御其神,则精神内守,外知所避,内
得其守,病安从来?
\x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x
\x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x
\x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x
内得其守,外知所避,是以内则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外则形劳而不倦,内外安和,故气从以
顺,各从其欲,而皆得所愿也。故外则美其食,任其服;内则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上古之
民,不同于今日之民,其民故曰朴。夫美其食,任其服,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乐其俗,是以淫邪不能惑
其心。高下不相慕,是以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其民曰朴。故合于养生自然之道。所以上古之人,能年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道合则德全,而不致倾危也。由是,则非时世之异,而人自失其道也。
此一节,言形与神俱,则内外安和,道合德全而能寿也。
\x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x
帝既欲寿天下之民,更欲昌天下之后,故问人年老而无子者,自身之材力尽耶?
抑将天数拘限而然也?
\x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x
更,平声,下同。人之生子,天数固有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