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曰寒复内余。谓司天在泉之气。上下相通。人居于天地
气交之中。而上下之气。复有余于人之内也。故俱不言主气客气。盖司天在泉。一气贯通。皆论天之道也。张玉师曰。
按腰尻痛者。病在血也。屈伸不利。病太阳之气也。股胫膝痛者。病在血也。天为阳。地为阴。天主气。地主脉。论天
地则天包乎地之外。论人又气居于血之中。盖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乃阴阳交互之妙用。)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
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高者抑之。谓主气之逆于上也。下者举之。谓客气之乘于下也。有余者。胜气也。不足者。所不胜之气而为病也。佐
以所利者。利其所欲也。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是以厥阴之胜。佐以苦辛。心欲 。急食咸以 之。是以少阴之胜。
佐以苦咸。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是以太阴之胜。佐以辛甘。肺欲收。急欲酸以收之。是以燥淫所胜。佐以辛酸。肾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是以寒淫所胜。佐以甘苦。和其所宜者。利其五味之所宜也。如厥阴色青宜食甘。少阴少阳色赤
宜食酸。太阴色黄宜食咸。阳明色白宜食苦。太阳色黑宜食辛。安其主客者。使各守其本位也。适其寒温者。治寒以热。
治热以寒。治温以凉。治凉以温也。同者逆之。谓气之相得者宜逆治之。如主客之同司火热。则当治以咸寒。如同司寒
水。则当治以辛热。温凉亦然。此逆治之法也。异者从之。谓不相得者。当从治之。如寒水司天。加临于二火主气之上。
客胜当从二火之热以治寒。主胜当从司天之寒以治热。余气皆然。此平治异者之法也。)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
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已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此承上文而言四时主客之气。各有本位之正味也。上章论主
客之胜。已论治于前。故曰余已知之矣。然本气之自有盛衰。其于补泻之正味为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
其补以辛。(木位之主。厥阴所主之位也。此乃四时不易之定位。故曰位。如未至所主之时。而阳春之气先至。此气之盛
也。宜泻之以酸。如至而未至。此气之衰也。宜补之以辛。盖木性升。酸则反其性而收之。故为泻。辛则助其发生之气。
故为补。)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二之气。乃君火所主之位。三之气。乃相火所主之位。如未至三月。而暄
热之气先至。未至五月。而炎暑之气先至。此来气有余也。宜泻之以甘。盖从子而泄其母气也。如至而不至。此气之不
及也。宜补之以咸。盖以水济火也。王子律曰。肾水不足。则心悬如病饥。水气之不济也。)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
以甘。(土主于四之气。如主气之时。埃蒸注雨。气之盛也。宜苦以泄之。泻其敦阜之气。如化气不令。风寒并与。主气
之不足也。宜补之以甘。盖气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五之气也。如未及时而清肃之气
早至。此气之盛也。其泻宜辛。以辛散之也。如至秋深而暑热尚在。气之不及也。其补宜酸。以酸收之也。)水位之主。
其泻以咸。其补以苦。(终之气也。如未及时而天气严寒。冰雪霜雹。气之盛也。宜泻之以咸。盖咸能泄下。从其类而泻
之也。如已至而天气尚温。此气之不及也。宜补之以苦。盖苦味阴寒。而炎上作苦。助太阳标本之味也。所谓调之正味。
以平为期。勿使四时不平之气而为民病也。)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此加临之六气。而有太过不
及之正味也。六气营运。无有定位。如宾客之外至。故曰客。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如气来不及。宜补之以辛。气
来有余。宜泻之酸。以甘缓之。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盖主气有余。则气行于外。客气太过。则气乘
于内。故当兼用五脏所欲之味以调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咸当作酸。脏气法时论曰。心苦
缓。急食酸以收之。按论主气。先言泻而后言补。论客气。先曰补而后曰泻。盖补泻之道。有宜补而不宜泻者。有宜泻
而不宜补者。有宜先补而后泻者。有宜先泻而后补者。有宜补泻之兼用者。神而明之。在乎其人。)太阴之客。以甘补之。
以苦泻之。以甘缓之。(脏气法时论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 之。(脏气法
时论曰。心欲 。急食咸以 之。盖少阳乃心主之包络也。)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脏气法时论
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脏气法时论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理者皮肤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