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此申明阳邪伤阴。而动肾藏之水也。正偃、仰卧也。水上乘于胃。则胃中不和。故不得
正偃。肺脉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故上迫肺也。上节论阳热伤其精气。此复论动其水焉。倪冲之曰。劳风注在肺下。
谓水气迫于肺下。而所出之涕。乃是肺液。非肾藏之水也。盖肺乃水之生原。肾气反逆。则水源凝聚于上矣。今正偃迫
肺。亦系胃气上乘。而非肾藏之水。即目下微肿。亦属水邪在腹。而肿见于目下。当知肾虚水泛。止至于腹耳。)诸有水
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
下肿也。(太阴者至阴也。水邪上乘于腹。始伤胃而渐及于脾。故微肿先见于目下。脾主合同束也。倪冲之曰。水止在腹。
肿见于目下者。水气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真气者。脏真之心气也。心属火而恶水邪。水气上乘。则迫其心气
上逆。是以口苦舌干。)卧不能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此言水气上乘。始胃而脾。脾而心。心而肺也。肾为本。肺
为末。金水子母之脏。皆积水也。是以水气上逆于肺。则咳出清水。)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此
言肾邪上乘于胃。则胃气上薄于心。胃气薄于心。则心气迫于肺矣。水邪乘胃。故不得卧。胃络上通于心。阳气入阴。
阴阳相薄。故惊恐也。心气上乘于肺。金畏火热。故咳甚也。上节论水气从下而上。此复论腑脏之气。亦从下而上也。)
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此言水气乘于经脉之中。
随经环转。复从上而下也。水病本于胃。而随经下泄。故腹作雷鸣。薄于脾则烦而不能食。盖脾络上膈注心中。故烦。
上焦主纳。故不能食也。胃脘阻隔。故食不下。水气随经下流。故身重难以行也。倪冲之曰。按经旨水邪止乘于胃。
其薄脾干肺迫心。乃胃气之转乘。非水邪直至于心下。盖肾者胃之关也。水出于关。则邪留在胃。故曰病本于胃。)月事
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帝曰。善。(中焦之汁。流
溢于肾而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血之液为汗。此节首论风伤肾藏之精。末结不能奉心化赤。盖此篇评论阳热之邪。惟
藉阴精汗液以制胜。前章论谷精之汗。不能胜邪者死。此言肾藏之精。为风邪所伤。而又不得心气下通以化赤。是风邪
亦不得从汗解矣。再按荣气之道。纳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荣于经隧。常荣无
已。是血乃中焦水谷之汁。而行于经脉。渗于皮肤。有二道焉。夫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此专精而行于经隧之血也。
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者。是流溢于胞中。布散于皮肤之血也。胞脉属心。得心气下通而为血。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
生毫毛。男子至唇口而长髭须。女子至胸中而下为月事。是血之液为汗者。乃渗于皮肤之血。非经脉之血也。故举女子
之月事以申明之。气上迫肺者。真气上逆。口苦舌干。惊则咳甚。是心气上炎而不下通也。此篇虽曰评热。然皆论精血
汗液之生原。盖知生始之原。则知所以养正而胜邪矣。水谷之精藉肾藏精气之所化。胞肾之精血。由胃腑水谷之所生。
王芳侯曰。出红汗曰蔑。此渗于皮肤之血。而又不能化汗者矣。)



<目录>卷五

<篇名>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属性:调、和也。顺也。言人之阴阳水火。荣卫气血。表里上下。皆当和调。逆调则为病矣。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此论上下阴阳之不和也。非常温者。谓非常有温热
之病在表也。非常热者。谓非常有五脏之热在里也。为之者。乃阳热之气为之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
烦满也。(火为阳而居上。水为阴而居下。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于上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
寒从中生者何。(身非衣寒。表无寒也。中非有寒气。里无寒也。寒从中生者。谓寒从阴中而生也。)岐伯曰。是人多痹
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痹气者。气闭也。阳气少而阴气多者。因是人多痹气故也。病在阴者名曰
痹。寒湿之气。闭于里阴。则火热不得下交于阴而阴气盛。阴气盛则阳气渐衰。阴寒之气过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盖
热出于阳火。故烦。寒出于阴水。故如从水中出。此上下水火阴阳之不和也。)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
何也。(此论表里阴阳之不和也。四肢为诸阳主气。四肢热者。阳热之气在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