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之,即气行三
寸者,两气各三寸也。而二气之行,相交于中,故曰交通。上有交通之文,故云所谓也。)故五十
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寿,即终之义也。天地以二十八宿下水百刻为一终也。)气凡行八百一
十丈。(即二十八脉相续五十周之数也。平按∶《灵枢》无气字。)



<目录>卷第十二(卷首缺)・营卫气

<篇名>卫五十周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六《卫气行》篇,《甲乙经》同上。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答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
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为纬,虚张为经。(经云虚
张为经者错矣,南方七宿星为中也。平按∶《甲乙》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作“天一面七宿,周
天”七字。面有《灵枢》作一面。房卯,卯字《灵枢》、《甲乙》均作昴。)是故房至毕为阳,
昴至尾为阴,(经云昴至尾为
阴,便漏心宿也。平按∶尾《灵枢》、《甲乙》均作心。)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
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于五脏。(昼行手足三阳,终而复始,二十
五周;夜行五脏,终而复始,二十五周也。平按∶于五脏上《灵枢》、《甲乙》重周字。)是故
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行于五脏
阴气尽也。卫气出目,循足太阳气出于目也。小指之端,足小指外侧端也。)其散者,别于目锐 ,
(平按∶别于目锐 《甲乙》作“分于目,别”。)下手太阳,下至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目
锐,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平按∶分下《灵枢》、《甲乙》有侧
字。)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平按∶《灵枢》、《甲乙》无次指二字。)别者,至耳前,合于颌
脉,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大指之间,入掌中;( ,
才诣反,目崖,一曰目眶。散者,卫之悍气,循足太阴脉而有余别,故曰散者。别目锐 ,目外
决也。目之锐 ,有手太阳,无足太阳,今言别者,足太阳脉系于目系,其气至于锐 ,故卫
气别目锐 ,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外侧也。行此手足太阳,一刻时也。卫之悍气别者,循足少阳
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循手少阳至于小指次指之间,二刻时也。卫之悍气别者,合于颌脉,谓足
阳明也。入五指间者,谓足阳明络,散入十指间,故刺疟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也。手阳明偏历大
络斜肩 上曲颊偏齿,其别者从齿入耳,故卫别于耳下,下手阳明至大指间。入掌中者,手阳明
脉不入掌中,而言入者,手阳明脉气虽不至掌中,卫之悍气循手阳明络至掌中,三刻时
也。平按∶颌《灵枢》、《甲乙》作颔《说文》颌,颐也。《唐韵》音颔,亦通。)其至于足也,
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为一周。(卫之悍气,昼日行手足三阳已,从于足心,
循足少阴脉上,复合于目,以为行阳一周,如是昼日行二十五周也。平按∶此一段二十二字,袁刻
混入注中,查《灵枢》、《甲乙》均有此文,应作大字为经,余小字为注。)是故日行一舍,人
气行一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八;(以下俱言行阳二十五周,人气行身一周,复行第二周内十分之中
八分,即日行之一舍也。)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
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
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
舍,人气行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人气昼日行阳,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十分身之二,
言四误也。平按∶身之四《灵枢》作二,杨注言四误也。按上文日行七舍,人气行身十二周与十分
身之六,此十四合倍七舍,则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亦复倍之,当为二十五周与十分身之二。)阳
尽而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卫之阳气,昼日行三阳二十五周
已,至夜行于五脏二十五周。肾脉支者从肺出络心,故卫气循之注心者也。卫气夜行五脏,皆从
能克注于所克之脏以为次也。)心注于肺,(心脉直者手少阴复从心系却上肺,故卫气循心注肺
者也。)肺注于肝,肝脉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故卫气循肺注肝者也。肝注于脾,(肝脉挟
胃,胃脉络脾,故得肝脉注于脾也。)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脾脉足太阴从下入少腹,气生于肾,
故卫气循之注肾者也。)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
与十分藏之八,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