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矣。更以人参三钱,白术二钱,煎汤服小胃丹二钱,大泻十余行,约有二十碗,病若失矣。乃以六君
子为丸,服四
斤而痊。
五 一人患寒湿,不食久之,势甚危。以治寒热剂投之,不应。仲淳作饮症治之,立愈。盖饮症原
有作寒热之条,故治饮病自去矣。
六 一妇因作家郁劳,患饮症,每发呕吐不已,肠如欲出,所吐俱清水盈盆,日夜不止,不思
饮食。医以健脾消痰,行气开郁药投之。愈剧。仲淳即以前方加人参三钱,一剂吐止,再剂霍然。随食
粥,脾气渐复。至后每病作,检方服之即平。



<目录>卷十二・书集

<篇名>喘

属性:喘病无不本于肺。故经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盖肺主气,气逆则喘。肺位最高,故曰属上也。
巢氏、严氏、本《内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说止言实热。独王海藏辨华陀肺气盛为喘,《活人书》气
有余则喘,二语云∶气盛则当气衰,有余当作不足。若肺气果盛,果有余,则清肃之令下行,岂复为
喘?皆以火入于肺,炎灼真气,真气衰与
不足而喘。所谓盛与有余者,乃肺中之火,而非肺之真气也。斯言诚超出前人。然余观昔贤之论,悉有
所本,不可偏废。审果实热有余所致者,则从巢之诸说治之。审果火烁肺金,真气不足所致者,则从海
藏治之。故因风寒者解其邪;因暑湿者,涤其烦;火实者,清之;气郁者,疏之;痰壅者,开之,食滞
者,消之。气虚而火入于肺者,补气为主;阴虚而火乘金者,壮水为急;肾虚气不归原,纳气归根;肾
虚水邪泛滥,逐水下流。如上诸款,皆其大纲。然致喘之因甚多,须一隅三反,方不愧为明通之医矣。
\x疏邪利金汤\x〔见伤风。〕
此治风寒致喘之剂。
\x竹叶石膏汤\x〔见伤寒。〕
此治伤暑致喘之剂。
\x泻白散\x〔见火。〕
加茅根。〔肺热喘急,一味煎饮如神。〕
此治肺热致喘之剂,实火加苦寒,虚火加甘寒。
\x沉香降气散\x
真沉香 砂仁 苏子 橘红 郁金 枇杷叶〔治喘蜜炙,治呕姜炙。〕白茯苓 麦冬〔皆
下气降逆之品。〕肺壅喘甚者加甜葶苈,〔以泻肺气之壅逆。〕挟热者加茅根,〔凉金定喘。三、五
两。〕煎汤煎药。
此治气郁致喘之剂。
\x顺气开痰饮\x〔见中风。〕
或加二冬、沙参之属。
此治痰壅致喘之剂。按士材云∶《内经》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于火逆上而气不降。斯言
深得要领。所以仲淳云∶喘病属肺虚有热,因而痰壅,此方可宗而加减用之。若果属痰,因而致喘,方
可用二陈、六君子等汤治之。
\x保和丸\x〔见泄泻。〕
此治伤食致喘之剂,加减用之。
\x生脉散\x〔见暑。〕
本方加苏子 茅根 贝母。〔气虚则喘,人参补之。喘则气耗,五味敛之。肺喜润,故用麦冬,
肺欲利,故用苏子,肺恶热以茅根清火,肺恶塞,以贝母消痰。〕
此方喘因气虚、而火入于肺者宜之。
\x八仙长寿丸\x〔见虚劳。〕
原方加麦冬〔合麦冬以清肺。〕牛膝〔各六两。〕
紫河车〔峻补其肾,一、 二具。〕或再加青铅〔色黑导肾镇坠之剂,降痰如神,铁铫内溶化,
去渣脚,收用,二两。〕真沉香 砂仁〔如气从脐逆冲而上者,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原,非沉香、砂仁
引导不济。各五钱。〕〔茅根汤送下。〕
此方、喘因阴虚而火乘金者宜之。
\x六味肾气丸\x〔见肿胀。〕
此方喘因肾虚,水邪泛滥者宜之。若果有火衰症脉者,方可用济生肾气丸。
\x参附汤\x 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气短头晕,〔阳欲上
脱。〕汗出肢冷。〔阳欲外脱。〕
人参〔一、二、三两。〕制附子〔一、三、五钱。〕
此方果系真阳欲脱致喘者,急用以挽之,否则切勿妄投。
\x麻杏甘石汤\x 治哮喘。
麻黄〔炒。三、五、七钱。〕杏仁〔散风寒。〕甘草 石膏〔清肺热。〕合二陈加栝
蒌〔消痰。〕苏子 桑皮 枳壳〔下气。〕
此降气消痰清火而兼散邪之剂。此病禁用热剂,亦不可纯用寒凉,恐外邪难解。盖哮症良由痰火郁于
内,风寒束于外而致者居多。或因过食酸咸,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宜避风寒,节浓味可也。
喘病之脉,不宜急疾。
喘病汗出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汗出如油、喘而不休者死。久病肉脱作喘,六脉如平者〔
灯尽火焰之兆。〕必死。



<目录>卷十二・书集

<篇名>举例

属性:一人气喘自汗,昼夜不眠不食。医以外感治之,益甚。仲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