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
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其小承气汤。即前下利谵语有燥
屎之法。虽不赘可也。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次男(元犀)按、金匮此篇。论证透发无遗。惟方书所谓隔食证。指胃脘干枯。汤
水可下。谷气不入者。金匮呕吐哕证中。尚未论及。虽伤寒论厥阴篇有干姜黄芩黄连人
参汤方。治食入即吐。本论有大黄甘草汤方。治食已即吐。略陈其概。而其详则不得而
闻也。先君宗其大旨。于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二书中。引各家之说而发明之。学人当参
考。而知其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妙。其下利一证。本论已详。参之伤寒论厥阴篇。则
更备矣。惟方书有里急后重脓血赤白痢证。专指湿热而言。时医用芍药汤。调气则便
脓自愈。行血则后重自除等句。颇有取义。即内经肠 之证也。但下利证以厥少热多为
顺。肠 证以身热则死寒则生立训。冰炭相反。先君于时方妙用而续论之。更于实在易
书中。参以时贤伏邪之说。张隐 奇恒之论以补之。且于发热危证云非肌表有邪。即经
络不和。取用活人人参败毒散。加食米煎服。得汗则痢自松。又口授众门人云。痢证初
起发热。宜按六经而治之。如头痛项强。恶寒恶风。为太阳证。自汗宜桂枝汤。无汗宜
麻黄汤。如身热鼻干不眠。为阳明证。宜葛根汤。如目眩口苦咽干。喜呕胁痛。寒热往
来。为少阳证。宜小柴胡汤。如见三阴之症。亦按三阴之法而治之。此发前人所未发也。
其余详于本论。一字一珠。学人潜心而体认之。则头头是道矣。
又按、隔食证。后人以为火阻于上。其说本于论中黄芩加半夏生姜一汤。及伤寒干
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其甘蔗汁芦根汁。及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人参地黄之类。变苦为甘。
变燥为润。取其滋养胃阴。俾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而饮食纳。胃阴下济。则幽门
阑门滋润而二便通。此从本论大半夏汤中之人参白蜜二味得出也。其借用伤寒论代赭石
旋复花汤。是又从大半夏汤之多用半夏。及半夏泻心汤得出也。人镜经专主内经三阳结
谓之隔一语。以三一承气汤节次下之。令陈物去则新物纳。亦即本论大黄甘草汤之表里
也。尚于古法不相刺谬。故先君于时方妙用实在易二书中。亦姑存其说。但不如金匮之
确切耳。至于肠 。先君又于金匮外。补出伏邪奇恒。更无遗义。时贤张心在云、痢疾。
伏邪也。夏日受非时之小寒。或贪凉而多食瓜果。胃性恶寒。初不觉其病。久则郁而
为热。从小肠以传大肠。大
肠喜热。又不觉其为病。至于秋后。或因燥气。或感凉气。或因饮食失节。引动伏邪。
以致暴泻。旋而里急后重。脓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则为噤口不食之危证。当知寒气在
胃。热气在肠。寒热久伏而忽发之病。用芍药汤荡涤大肠之伏热。令邪气一行。正气自
能上顾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汤以治胃中之伏寒。加大黄以泄大肠之伏热。一方而
两扼其要。但予闻之前辈云。痢疾慎用参术。亦是有本之言。务在临证以变通也。张隐
云、内经之论疾病者。不及二十余篇。论奇恒之章有八。有因于奇恒之下利者。乃三
阳并至。三阴莫当。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 砺。九窍皆塞。阳气旁溢。干嗌喉塞。
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 。其脉缓小迟涩。血温身热死。热见七日死。盖因阳
气偏剧。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沉涩。急宜大承气汤。泻阳养阴。缓则不救。医者不知
奇恒之因。见脉气和缓。而用平易之剂。又何异于毒药乎。(叶大观病此。误补而死。)



<目录>卷八

<篇名>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属性:(两手)诸(部。俱见)浮数(之)脉。(浮主表。数主热。若表邪)应当发热。
(今不发热。)而反洒淅恶寒。(必其气血凝滞。即经所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
痈肿。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也。)若有痛处。(更明明可验。然而痈者。
壅也。欲通其壅。)当(以麻黄荆芥之类。透)发其(凝滞之)痈。师曰。诸痈肿。欲
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毒已聚。)为有脓。不热者。(毒不聚。)为无脓。
此言痈之所由成。而并辨有脓无脓也。言外见痈之已成者。欲其溃。未成者。 之
起也。
内外原不分科。分之者。以针砭刀割熏洗等法。另有传习谙练之人。士君子置而弗道。
然而大证。断非外科之专门者。所能治也。薛氏医按。论之最详。然以六味丸八味丸补
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归脾汤六君子汤异功汤逍遥散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