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之。
此言留饮有欲去之势。因出其乘势利导之方也。
\x甘遂半夏汤方\x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本中虚也。浮中)而(见)细滑。(则为)伤饮。(谓饮水过多所伤。
乃客饮而非内饮也。弦为阴主寒。数为阳主热。前寒疝篇言数弦者。当下其寒。正可触
类而旁通。今按其)脉(则)弦数。(察其证)有寒饮。(是脉与脉相左。脉与证又相
左。相左者势必相持。至)冬(之大寒)夏(之大热。偏寒偏热之药。不能两全。故为)
难治。脉沉而弦者。(沉主里而弦主饮。其为)悬饮内痛。(无疑。)病悬饮者。十枣
汤主之。
此一节分三小节。首节言伤于客饮。以跌起内饮。次节以数弦跌起沉弦。盖悬饮原
为骤得之证。若不用此猛剂。而喘急肿胀诸证随作。恐滋蔓难图也。三因方以三味为末。
枣肉和丸。名十枣丸。颇善变通。
\x十枣汤方\x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
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匕。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上言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重痛。谓之溢饮。夫四肢。阳也。
水在阴者宜利。在阳者宜汗。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然汗亦有寒热之别。热者以
辛凉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寒者以辛温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
此言溢饮之治法也。小青龙汤不专发汗。而利水之功居多。二方平列。用者当知所
轻重焉。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六两) 桂枝 甘草(各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个) 大枣(
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扑之。
\x小青龙汤方\x
麻黄(去节) 芍药 干姜 甘草(炙) 细辛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
(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
(膈在上。比心下稍高。)膈间(有)支饮。(迫近于肺。故)其人喘(膈间清虚。
如天之空。饮气乘之。故其人)满。(满极。则连及)心下痞坚。(胃之精华在面。阴
邪夺其正气。故不荣于)面(而)
色黧黑。其脉(因水而)沉(因寒而)紧。得之数十日。医(或疑其在上而)吐(
之。或疑其在下而)下之。(俱)不(能)愈。(宜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以)
木防己汤主之。(方用人参。以吐下后水邪因脾)虚(而结)者(服之)即愈。(若胃
中有)实者。(虽愈而)三日复发。复与(前方。而病)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
之寒。)加茯苓(以直输水道。加)芒硝(以峻开坚结。作)汤主之。
此言支饮重证。而两出其方也。
男(元犀)按、膈间支饮喘满者。支饮充满于膈间。似有可吐之义。然既曰支饮。则偏
旁而不正中。岂一吐所能尽乎。云心下痞坚者。似有可下之义。然心下之旁。为脾之部。
以病得数十日之久。虽成坚满。而中气已虚。下之恐蹈虚虚之弊。岂常法所可下乎。
故曰医吐下之不愈也。面色黧黑者。是黑而黯黄。主脾虚胃肠实也。胃肠实则不能敷布
精华于上。此面色黧黑之所由来也。脉沉紧者。沉为病在里。紧为寒为饮。饮邪充满。
内阻三焦之气。喘满痞坚之证作矣。主以木防己汤者。以防己纹如车辐。运上焦之气。
使气行而水亦行。石膏色白体重。降天气以下行。天气降则喘满自平。得桂枝为助。化
气而蒸动水源。使决渎无壅塞之患。妙在重用人参。补五脏。益中焦。俾输转有权。以
成其攻坚破结之用。故曰虚者即愈。实者胃肠成聚。实而有物。故三日复发也。复与不
愈者。宜前方去石膏之凝寒。加茯苓以行其水气。芒硝以攻其结聚。斯支饮顺流而下出
矣。魏氏云、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坚
投坚而不破者。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此解亦超。
\x木防己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三两) 人参(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二枚一本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三两) 茯苓(四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