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风寒。以阴气孤绝。阳气
独发二句为主。方内有桂枝。又未中的。师早已熟审矣。若明薛立斋张景岳赵养葵。用
六味地黄汤及玉女煎之说。反致滞邪生热而增剧。俗传疟痢三方。为害更速。师于此等
重证而不出方者。欲人寻绎而自得也。伤寒论自序云。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此物此
志也。 男(元犀)按、下节白虎加桂枝汤。是内经所言之瘅疟。非师所云、云瘅疟之治
也。师未出方。似可借用竹叶石膏汤之类。而梨汁甘蔗汁。亦可以佐之。
(又有)温疟者。(冬不藏精。则水亏而火盛。火盛于内。外为寒气所格而不出。则火气
内郁。日盛一日。至春令感温气而发。夏令感热气而发。是病在伏气。与乍感不同。故)
其脉如平。(但此病当证书而不凭脉。难经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病。
即此意也。)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为热从肾出。外舍其合。而上并于阳
明也。)以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盖于大凉肺胃之中。加一辛温之品。因其势而利导
之也。)
此言温疟与内经不同。而其义则相表里也。然余谓仲师书。读其正面。须知其对面。
须知其反面。须知
其旁面。则顺逆分合。如织锦回文。字字扣得着。上节言瘅疟。单主阴绝阳发。以补经
文之未尽。至于经文所云。肺热加以外感。为瘅疟之正证。亦包括在内。均一瘅疟。不
无毫厘千里之判。此所以不率尔而出方也。至此节论温疟。又与内经不同。意者伏气外
出之证。其始也。热为寒郁而内藏。其发也。寒因热盛而俯首。究竟酿此猖狂之热祸。
皆缘寒邪之格外为祸端。以白虎清其热势。加桂枝追其所由来。可谓面面周到。且所云
无寒但热疼呕之证。俱是内经瘅疟之正证。师于此补叙其正证。补出其正方。文法错综
变化。非细心人不能体会。虽然。篇首有弦数者风发一句。伤寒论有风温一证。于此可
以悟开大觉路。即可以普济无量苍生矣。
\x白虎加桂枝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疟(少热)多寒者。(非真寒也。缘无形之寒气。挟有形之痰饮。伏于心间。阳气
不能外透于肌表。故多寒。甚则有寒无热。心为牡脏。因)名(之)曰牡疟。(以)蜀漆散主之。
(驱其心胸结伏之痰饮。则内陷之邪。亦转旋而外出。)
此言牡疟证也。方中云母无真。未能速效。且此方原是宣通心阳。使气行于肌表。
则不至偏阴用事。却不专在于涌吐也。故不注明吐之一字。余借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
龙骨牡蛎救逆汤如神。
\x蜀漆散方\x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
\x附外台秘要三方\x
\x牡蛎汤\x 治牡疟。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
升。若吐则勿更服。
尤在泾云、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较猛
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
病自愈。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徐忠可云、疟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于阳争则热。此少阳之象也。是
谓少阳而兼他经之证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小柴胡为少
阳主方。渴易半夏加栝蒌根。亦治少阳成法也。攻补兼施。故亦主劳疟。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
汗出便愈。
赵氏曰、此与牡疟相类而实非。牡疟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既痹。阳
气不得通于外。遂郁伏于荣血之中。阳气化热。血滞成瘀。着于其处。遇卫气行阳二十
五度及之则病作。其邪之入营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故
少热或无热也。是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之阳。黄芩为佐。清其半里之热。桂枝干姜。
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蒌根牡蛎。除留热。消瘀血。甘草。和诸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