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为痔。督脉生病者。亦作痔。仲景举小肠寒热病中。因心及之耳。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 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
时。辗转痛移。为可治。 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 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
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
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
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衍义〕仲景立积聚之名。盖以脏者阴也。腑者阳也。阳动而阴静。脏主血。脏病则
血凝。凝故不移。而名曰积。腑主气。腑病则气停。停则终必动而名曰聚。 气者。
即首章 之邪。从口入。宿食之气也。胁下脾之幕。章门穴是其处。凡饮食入
胃。输精于脾。脾若不胜其气之所宜者。则不布于三阴而积之于幕。故按之则
所积之气开。而痛暂愈。后集则又痛。是名 气。盖饮食之气味。各有所喜入之
脏。宁无从其所入之处而病者乎。故胁下痛。亦非独 气也。悬饮亦痛。寒邪泣
血在肝亦痛。但按之散与不散为异耳。虽然。寒气之客于小络者。按之暖。其痛
亦愈。及考内经灵枢。有积瘕而无聚。仲景去瘕而名聚。内经不分积瘕动静。仲
景分属之。灵枢有着筋经之动静。仲景不言及。巢氏又增之为四。曰积、曰聚、曰
、瘕。积聚。脏腑虚弱。受风邪搏气之所致也。 瘕由饮食不消。聚结渐长所致。
盘牢不移者 也。可以推移者瘕也。陈无择遂以积聚气结者属肺。 瘕血结
者属肝。更有五脏相传之积。此与仲景所名又不同矣。内经灵枢以风寒饮食
七情。俱为积瘕之邪。巢氏陈氏分之如此。仲景独以动静立名。又不关内经灵
枢。巢氏或因仲景不言其邪。遂有四者之名。陈氏又从而立肺肝之名。名愈分
而理愈不明。名以人立。固从时迁可也。邪可迁乎哉。内经灵枢。未常以风寒不
病血。饮食不病气。而乃纷纷若是。古之然耶。今之然耶。



<目录>卷十二

<篇名>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属性:(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
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衍义〕水性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于川。川入于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溢。而人之
饮水亦若是。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
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所饮之水。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或因
肺气涩滞而不通。以致流溢。随处停积。水入肠间者。大肠属金主气。小肠属火。
水与火气相搏。气火皆动。故水入不得流走肠间。沥沥有声。是名痰饮。然肠胃
与肌肤为合。素受水谷之气。长养而肥盛。今为水所病。故肌肉消瘦也。水入胁
下者。属足少阳经。少阳经脉从缺盆下胸中。循胁里。过季胁之部分。其经多气。
属相火。今为水所积。其气不利。从火上逆胸中。遂为咳吐。吊引胁下痛。是名悬
饮。水泛溢于表。表阳也。流入四肢者。四肢为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起。水至
其处。若不胜其表之阳。则水散当为汗出。今不汗。是阳不胜水。反被阻碍经脉
荣卫之行。故身体疼重。是名溢饮。水流入肠间。宗气不利。阳不得升。阴不得降。
呼吸之息。与水迎逆于其间。遂作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荣卫皆不利。故形如肿也。是名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衍义〕心属火。火、阳也。阳主动。肾属水。水、阴也。阴主静。静则坚。今水在心下。水克
火。水守于外。故坚。火内郁不宁。故筑筑然动而短气。水既外停。故恶水不欲饮
也。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衍义〕仲景凡出病候。随其脏气变动而言之。不拘定于何邪也。如吐涎沫。属肺
脏。在肺痿证中者。上焦有热者。肺虚冷者。皆吐涎沫。今水在肺亦然。盖肺主气。
行荣卫。布津液。诸邪伤之。皆足以闭塞气道。故荣卫不行。津液不布。气停液聚。
变成涎沫而吐出之。若咳若渴者。亦肺候也。皆无冷热之分。但邪与气相击则
咳。不击则不咳。津液充其玄府则不渴。燥之则渴。随所变而出其病。亦不止于
是也。而在他证。方后更立加减法。便见仲景之意。
水在脾。少气身重。
〔衍义〕脾居中焦。与胃为表里。受谷化精。输于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