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又何能生克不
瘥。腑脏相安乎。于是为雷鸣。为切痛。为胸胁间逆满势必至于呕吐不已者。无
他。地气之寒为之也。试观气寒者。于天时则为严寒。于王事则为兵刑。去生不
几远乎。故圣人以附子回阳汤。阳回而寒气去矣。以半夏散满。满散而呕吐止矣。
若论养胃。何如粳米。安脾何如甘味。此言痛之因于寒。寒则未有不本于虚者也。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x浓朴三物汤方\x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补注〕此又言痛之实证也。闭者气已滞也。塞也。经曰。通因塞用。此之谓也。于是
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浓朴
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闭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半夏(半斤洗) 黄芩 芍药(各三两)
生姜(五两)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 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补注〕心下者。胸也。满且痛。不属有形乎。故曰实。实则当去。然何取于大柴胡汤。
柴胡。表药也。非有外邪。无取两解。乃必出于此者。正以实则必满。按则必痛。以
至内发热。津液耗而元气下陷。势所必至也。故仲景以柴胡升清阳为主治。而
散满者。去热者。收阴者。下结者。各有分治。且兼姜枣以益脾液。取意岂浅鲜哉。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x大承气汤方\x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
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补注〕大承气。大下药也。在伤寒入腑。每每慎戒。何宿食而遽可用乎。观上腹满
不减。减不足言二句。吾知必用下。如大柴胡等而不为稍减。须大下之。不可观
望以坐耗胃家津液耳。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x大建中汤方\x
蜀椒(二合)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
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服之。
〔补注〕上中二焦所以受寒邪者。皆由于中气素虚也。虚则阳气不布。而所积者
为寒饮。所冲者为寒气。所湿者有影无形。为寒痛。故取辛热之品以散其邪。甘
温之味以培其土。则中州已圮而复立矣。故名曰大建中。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x大黄附子汤方\x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
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补注〕此寒邪之在中下二焦也。胁下属厥阴之部分。于此偏痛。必有所积。积而
至于发热。其为实可知也。乃视其脉不滑数而紧弦。洵为阴脉。果是阴邪结于
阴位矣。且紧属痛。固因寒而痛。弦为实。亦因寒而实。故非下则实不去。非温则寒不开。然肝肾同一治也。厥阴
之实。系少阴之寒而实。苟不大用附子之热。可
独用大黄之寒乎。入细辛者。通少阴之经气也。以寒实于内而逼阳于外也。或
里有寒。表有热。俱未可定也。仲景于附子泻心汤中。既用三黄。复用附子。以畏
寒汗出。阳气之虚在于外也。此大黄附子汤。阴气之结深于内也。然则痞证用
三黄。固正治之法。偏痛用大黄。岂非从治之法乎。合观之。知有至理存焉矣。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x赤丸方\x
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 半夏(四两洗)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砂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先食饮酒下三丸。日再。夜一
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补注〕寒气厥逆。下传于上。明系君火既衰。而肾家之真阳亦不足。故上逆者。兼
有水泛以凌君火之意。为害不浅。况阴霾僭乘。浊流为患。于是以大热大猛之
力。始有补天浴日之量。兼用摄水气。通阳气。散阴气。而不敢后也。然犹恐寒逆
特甚。复以朱砂之赤色者。可以镇君火。性重者。可以坠浊阴。名曰赤丸。殆畏水寒之侮火也。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热。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