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致阳明津竭者。全是少阳之邪。且内经刺法篇云。渴者。取之少阳。非以
其木火之势劫夺胃津而然耶。夫疟邪进退于少阳。亦即以此方进退以施其
巧。诚如赵先生所注药性。故曰亦可以治劳疟也。假如寒多微有热者。又或但
寒少顷而不热者。又主柴胡桂姜汤。且云服之如神。观其证或有似于牡疟。而
微甚则大不同。故仲景不立论。且云如神。知其邪之轻且浅矣。诚以卫即表也。
荣即里也。胸中之阳散行于分肉之间。今因邪气痹之。则外卫之阳反郁伏于
内守之阴。而血之痹者。愈结而不散。遇卫气之行阳而病发。则其邪之入荣。既
无外出之势。而荣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无热。有
如此也。小柴胡汤本随邪之进退以为进退者。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痹着
之邪。可以开已。况加牡蛎以攻其坚。以破其结。阴阳不可豁然而汗解乎。故曰
服一剂如神也。然则加芩连之寒。以退而从阴。不又可于兹悟耶。余本仲景之
义。并集嘉言之议。合而为论。以为善治疟者一助云尔。



<目录>卷五

<篇名>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属性:(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衍义〕此证半身不遂者。偏风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风邪上受也。风之所客。凝涩
荣卫。经脉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为痹。卫者。水谷之悍气。阳也。温分肉。
肥腠理。循行脉外。佐其动也。滑利充溢。荣者。水谷之精气。阴也。循脉中。应刻而
动。沉动翕徐。今因风着为痹。荣遂改微。卫遂变量。故脉微数也。此即内经风论
谓风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耳。其余散于各篇。不言风而病偏枯者。则不
可胜数。或得之汗出偏沮。或得之阳盛阴不足。或胃脉内外大小不一。或心脉
小坚急。或肾水虚者。灵枢亦叙于热病篇中。皆能致偏枯喑痱之病。观夫经旨
不言其邪。惟从阴阳脏气有余不足之故。岂无深旨。是六淫七情饮食起居房
劳。凡能伤其阴阳脏气之虚。致荣卫经脉痹而不能周流于身者。皆其邪也。不
可一言而尽指之故耳。刘河间因不以此证列于风类。而乃入火类。曰中风瘫
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
衰。不能制之。而热气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知也。或即不死。发过而
偏枯者。由经络左右双行而热。郁结气血。不能宣通。若一例得通则否者。痹而
瘫痪也。此论发前人所未发。观是书者。尤宜兼通焉。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
〔衍义〕内经有谓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腠理
开。开则邪入。客于经络。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仲
景今言是病。即此之谓也。络脉。盖经脉行气。皆在皮部。络脉浮近于皮肤。故善
恶之色见于外。经脉伏行于隧道。故善恶之脉。朝于寸口而后见。络脉不自动。
随经脉而动。此由络脉之血空虚。所以脉见得也。寒邪之气紧束。故浮紧之脉。
并见于寸口。络脉从经脉。左右双行。当邪入之时不治。至于其邪随络脉流行。
邪所在之侧。则血虚。虚则经气缓。邪所不在之侧。则血和。和则经气行如度而
急。缓急牵引。故口缓 僻不遂。邪在于络。其卫气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者。
与之相遇。则不荣于肌肤。故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则荣气之行涩。内不养于骨。
则骨重。外不滋于肉。则身重而不胜。仲景所谓入腑入脏者。腑六脏五。果何属
也。意即内经之所谓禀于胃者也。夫胃者土也。水谷之海。十二经皆受气于胃。
胃者六腑之总司。多气多血者也。心者神明之宅。五脏之主。由是诸腑经络受
邪。变气则归于胃。胃得之则热甚。津液壅溢为痰涎。闭塞隧道。荣卫不行。胃之
支。别脉上络于心者。并塞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也。诸脏受邪。极而变者。
亦必归于心。于是心得邪。则神散而枢机息。舌者心之窍。机息则舌纵。廉泉开。
舌纵。则难以言。廉泉开。则口流涎。此是俗所宗之说也。
\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