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以健胃。其病自愈。

  【秀按】两感伤寒。夏月最多。后贤皆名曰中寒。世俗又谓之吊脚痧。多死于挑痧及香散痧药。目击心伤。俞君参用丹溪南阳两家治法。确是对症良方。然则两感证亦有可治之道。不可遽必其死也。

  【廉勘】两感伤寒一症。俞氏求原固确。惟救里救表。其间先后缓急。当消息之。

  如下利不止。肢冷筋吊者。则先救里。若下利尚微。足筋不吊。而头身剧痛。发热恶寒者。宜先解表。随证权变可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四节・伏气伤寒

  (古人名肾伤寒)

  【因】朱奉议云。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足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此病古方谓之肾伤寒。就余所验。多由于其人好色。色欲伤肾。肾经先虚。故偶感暴寒之气。得以伏匿于其经。古称肾伤寒者以此。但其病有一。二因肾主水。水性寒。伏气从阴化者多。故病多阳虚伏阴。一因两肾之间有命门。其中虽藏阴精。而却含真火。火性热。伏气从阳化者多。故病多阴中伏阳。

  【证】伏阴者身虽大热。反欲得衣。面赤戴阳。足冷蜷卧。先咽痛。继即下利。甚则肢厥自汗。烦躁不得眠。舌苔虽黑。却浮胖而滋润不枯。伏阳者身虽大寒。反不欲近衣。胸满恶心。头痛脊疼。指末虽冷。而内热烦躁。舌苔绛底浮白。甚或嫩红胖大。

  【脉】浮取洪大而数。略按则软而无力。重按即空大而散。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陶节庵所谓阳虚伏阴是也。若六脉沉伏不见。深按至骨。却似牢而有力。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许学士所谓阴中伏阳是也。

  【治】伏阴证当大剂温补以救其本。反佐童便凉通以滋其标。先与加味金匮肾气汤。浓煎冷服。俟阳虚证退。继以桂枝橘皮汤。温调营卫以和表。朱南阳但用半夏桂甘汤。固属病深药浅。谓病只二日便瘥。更未免轻视此证。陶氏主用局方五积散。中有麻黄、苍芷。深恐大汗亡阳。香燥劫阴。阴阳两伤。必死不治。伏阳证当遵许氏破阴达阳法。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解。重用破阴丹(阿硫黄、水银各五钱,熔结成砂、加青陈皮、各二钱半各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百粒。冷盐汤下。服后若烦躁狂热。手足躁扰。此伏阳外达也。不必惊慌。须臾神定而睡。汗出热退而病除矣。或用来复丹(阿硫黄、玄精石、牙硝各一两、橘红、青皮、五灵脂各二钱、醒糊丸)。钱半至二钱。热童便下。小便连解青黑色。其热亦退。盖少阴与太阳为表里。破阴丹使伏阳从足太阳经外泄。来复丹使伏阳从足太阳腑下泄。方虽不同。而交通阴阳之功则一。终以育阴养胃法调理收功。

  【秀按】肾伤寒一证。予见时医误汗误清。治无不死。许叔微所谓伤寒偏死下虚人是也。俞氏断其证有阳虚伏阴。阴中伏阳两路。分际极清。治法亦食古而化。足补长沙之未备。

  【廉勘】俞氏所用两路方药。虽皆是对病真方。然处今之世。医家固不敢遵用。病家亦不肯信服。盖世俗执定伤寒无补法。此种谬见。早经印入脑筋。俗见难除。积习难返。古今同慨。岂独一伏气伤寒为然哉。此笃志好学人。所以有时废书而三叹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五节・阴证伤寒

  (内经名中寒。即直中阴经真寒证。)

  【因】其人胃肾阳虚。内寒先生。外寒后中。如内经曰。阴盛生内寒。因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溢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故中寒。

  中寒者。寒邪猝时直中阴经。阴邪横发而暴也。病较伤寒为尤甚。当分三阴经证为首要。

  【证】寒中太阴者。初起即怕寒战栗。头不痛。身不热。口不渴。便四肢厥。

  上吐下利。脘满腹疼。小便不利。舌苔白滑带灰。甚或灰而滑腻。灰而淡白。寒中少阴者。初起恶寒厥冷。蜷卧不渴。心下胀满。小腹绞疼。下利澄澈清冷。水多粪少。

  小便白或淡黄。甚则面赤烦躁。欲坐井中。身有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少饮即脘腹胀满。复不能饮。甚或咽痛气促。或郑声呃逆。舌苔淡白胖嫩。或苔虽灰黑。舌质嫩滑湿润。或由淡白转黑。望之似有芒刺干裂之状。扪之则湿而滑。寒中厥阴者。初起即手足厥冷。上吐涎沫。下利清水有生腥气。心下胀满。汤药入口即吐。手足指甲皆青。恶寒战栗。甚则自汗淋漓。筋惕肉 。面赤戴阳。郁冒昏沉。舌卷囊缩。舌苔青滑。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带青。色黯质滑。

  【脉】寒中太阴。沉濡而迟。甚或沉濡而微。寒中少阴。脉沉而微。甚则沉微欲绝。寒中厥阴。脉细欲绝。甚则脉绝。脉还出者生。不出者死。脉渐渐缓出者生。暴出者死。此皆阴盛没阳之危候。陶氏所谓不拘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

  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凭脉下药。最为切当是也。

  【治】太阴证。轻则胃苓汤为主。重则神香圣术煎为主。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