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质疑录
书名:质疑录
作者:张介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医无一定之法,而有一定之理。理无可疑,则虽庸工一得,断不以人废言;理有可疑,则虽前代宗
匠,奕祀之所奉为典型者,亦不护其所短,必为之摘发其万一,以质诸天下后世。盖医以寄生死,故
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深探其义蕴。此会稽张景岳先生《质疑录》一书之所由作也。粤稽轩、岐二圣,
化天地身,发菩提愿,着《灵枢》、《素问》诸经,创立医道,而斯民已登诸仁寿之域,厥德溥已;春秋时
秦越人复有《难经》之作,汉文帝与淳于意问答若干条;脏腑之表里阴阳,病证之寒温虚实,言中机宜,
了如指掌。此即后代质疑之权舆乎!厥后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先生,后先踵起,着述最
富,或精于伤寒,或工于杂证,各立一家言,发前人之未发,大畅宗风,遂令医之一道,如日月经天,江
湖丽地,昭垂宇宙,亘古如新。后之工于医者,又何疑之可质乎?虽然,愚者千虑,岂无一得?智者千虑,
岂无一失?况医如用兵然,奇正变化,运用从心,不离乎法,而亦不泥乎法,岂得为前贤章句所埋,遂寄
人篱下,而不思所以变通之也哉!先生天姿卓绝,复殚人工,其于岐黄之术,不啻三折肱矣,浙东西
何止活万人!取先圣之经,以辨前贤之误。如伤寒一证,必辨虚实,攻补兼施,而不泥“伤寒无补法”之一
言;中风则必辨十二经之见证,而不以治伤寒之法治之;血证必先清外感,次理内伤,而不泥洁古“见血无
寒”之语。可疑者诸如此类,先生一一搜剔之,真可谓善读古人之书矣。楷生也晚,不获亲炙先生之门,
然至今读其遗书,虽不能至心,窃向往之,篝灯披阅,以是质诸轩岐也可,质诸四大家也可,即以
是质诸天地鬼神,亦无不可。于是知先生之为功,于天下万世也大,而工于医者,庶可以无疑矣。因先光
梨枣,以公诸海内,若先生全集中,更有《杂证谟》、《伤寒典》、《妇人规》、《传忠录》、《本草类考》
等书,嗣当谋诸同志君子,次第梓行,以共欣赏焉!
\x时康熙岁在丁卯蒲月东海石楷谨识\x



<目录>

<篇名>张景岳传

属性:二十年来,医家之书盛行于世者,张景岳《类经》,赵养葵《医贯》。然《医贯》一知半解耳!
《类经》明岐黄之学,有王冰之所未尽者,即学士大夫,亦必累月而后能通之。昔在戊寅,曾于张平子座
上识景岳,盖交臂而失之。己酉寓证人书院,有蒋一玖者,年八十矣,欲为其舅作传,则景岳也。景岳名
介宾,别号通一子,越之山阴人也。其父为定西侯客。介宾年十四,即从游于京师,天下承平,奇才
异士集于侯门。介宾幼而 齐,遂遍交其长者。是时金梦石工医术,介宾从之学,尽得其传。以为凡人
阴阳,但以血气、脏腑、寒热为言,此特后天之有形者,非先天之无形者也。病者多以后天戕及先天,治病者
但知有形邪气,罔顾无形元气。自刘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其害已甚,赖东垣论脾胃之火,必务温
养,救正实多。丹溪出,立阴虚火动之论,寒凉之弊又复盛行,故其注本草,独详参、附之用。又慨世之医
者,茫无定见,勉为杂应之术,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虚而补之,又恐补之为害,复制之以消;实而消之,又
恐消之为害,复制之以补。若此者,以药治药尚未遑,又安望其及于病耶?幸而偶愈,亦不知其补之之力,攻之之力耶?
及其不愈,亦不知其补之为害,消之为害耶?是以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
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其所着《类经》,综核百家,剖析微义,凡数十万言,历四十年而后成。西安
叶秉敬谓之“海内奇书”。班孟坚赞孝宣之治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
成间,鲜能及之!介宾此书,若非遭遇神宗之盛,亦莫能有也。又以应病如应敌,作《新方八阵》,为《八
略》以破之。惜其书晚出,尚藏于家。介宾博学,于医之外,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皆能究其底
蕴。在辽阳道中,闻御马者歌声聒耳,介宾曰∶此恶声也,不出五年,辽其亡矣。已而言验。所亲问以近
事,介宾曰∶我夜观干象,宫车殆将晏驾,天下从此亦乱矣。未几,神宗崩。介宾遂返越,其年五十八,
又二十年始卒。卒之日自题其像,召三子而诲之。其门人曰∶先生乃死耶!吾先生故有不死者。介宾莞
尔而逝。自太史公传仓公,件系其事,后之儒者,每仿是体,以作名医之传。戴九灵、宋景濂其着也,
而名医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