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炙,发汗而愈。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四、时气三日候

  时气病三日,少阳受病。少阳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故可汗而愈。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五、时气四日候

  时气病四日,太阴受病。太阴为三阴之首。三日以后,诸阳受病讫,即传之于阴。太阴之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六、时气五日候

  时气病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而引饮。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七、时气六日候

  时气病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阴缩。此为三阴三阳俱受病,毒瓦斯入于肠胃,故可下而愈。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八、时气七日候

  时气病七日,法当小愈,所以然者,阴阳诸经传病竟故也。今病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谓经络重受病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九、时气八九日以上候

  时气病八、九日以上不解者,或者诸经络重受于病;或已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不能除;或一经受病,未即相传,致使停滞累日,病证不改者,故皆当察其证候而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时气取吐候

  夫得病四日,毒在胸膈,故宜取吐。有得病二、三日,便心胸烦满,此为毒瓦斯已入。或有五、六日以上,毒瓦斯犹在上焦者,其人有痰实故也,所以复宜取吐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一、时气烦候

  夫时气病,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瓦斯在于心而烦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人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时绕脐痛,腹为之满,皆当察其证候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二、时气狂言候

  夫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非其素时所能也,病反能者,皆阴阳争而外并于阳。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邪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阳盛故妄言骂詈,不避亲戚。大热遍身,狂言而妄见妄闻之。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三、时气呕候

  胃家有热,谷气入胃,与热相并,气逆则呕。或吐、下后,饮水多,胃虚冷,亦为呕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四、时气干呕候

  热气在于脾胃,或发汗解后,或大下之后,胃内不和,尚有蓄热,热气上熏,故心烦而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五、时气哕候

  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冷,亦令致哕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六、时气嗽候

  热邪客于肺,上焦有热,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上乘于肺,故上气而嗽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七、时气渴候

  热气入于肾脏,肾恶燥,热气盛,则肾燥,肾燥故渴而引饮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八、时气衄血候

  时气衄血者,五脏热结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客于足阳明之络,故衄血也。衄者,血从鼻出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十九、时气吐血候

  诸阳受病,不发其汗,热毒入深,结在五脏,内有瘀血积,故令吐血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二十、时气口疮候

  发汗下后,表里俱虚,而毒瓦斯未尽,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疮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二十一、时气喉咽痛候

  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瓦斯上熏,攻于咽候,故痛或生疮也。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二十二、时气发斑候

  夫热病在表,已发汗未解,或吐、下后,热毒瓦斯不散,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