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屈一足,指向地努之,使急,一手倒挽足解溪,向心极势,腰、足解溪、头如似骨解、气散,一手向后拓席,一时尽势三七。左右换手亦然。去手足腰膊风热急闷。

  又云:抑头却背,一时极势,手向下至膝头,直腰,面身正。还上,来去三七。始正身,纵手向下,左右动腰二七,上下挽背脊七。渐去背脊、臂膊、腰冷不和。头向下努,手长舒向背上高举,手向上,共头,渐渐五寸,一时极势,手还收向心前、向背后,去来和谐,气共力调,不欲气强于力,不欲力强于气,二七。去胸背前后筋脉不和、气血不调。

  又云:伸左胫,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肺气,去风虚,令人目明。根据经为之,引肺中气,去风虚病,令人目明,夜中见色,与昼无异。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一、腰痛候

  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

  诊其尺脉沉,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强痛。

  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申也,七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 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饭了勿即卧,久成气病,令腰疼痛。

  又曰:大便勿强努,令人腰疼目涩。

  又云:笑多,即肾转腰痛。

  又云:人汗次,勿企床悬脚,久成血痹,两足重及腰痛。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向上极势,手掌四方转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侧身欹形,转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气向下,散适,知气下缘上,始极势,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井、肋、腰脊痛闷。

  又云:互跪,长伸两手,拓席向前,待腰脊须转,遍身骨解气散,长引腰极势,然始却跪使急,如似脊内冷气出许,令臂膊痛,痛欲似闷痛,还坐,来去二七。去五脏不和、背痛闷。

  又云:凡人常觉脊强,不问时节,缩咽膊内,仰面努搏井向上也。头左右两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三七。除寒热,脊、腰、颈痛。

  又云:长舒两足,足指努向上,两手长舒,手掌相向,手指直舒,仰头努脊,一时极势,满三通。动足相去一尺,手不移处,手掌向外七通。更动足二尺,手向下拓席,极势,三通。去遍身内筋脉虚劳,骨髓痛闷。长舒两足,向身角上,两手捉两足指急搦,心不用力,心气并在足下,手足一时努纵,极势三七。去 、臂、腰疼、解溪蹙气、日日渐损。

  又云: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指指向对,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坐上,足指外扒,觉闷痛,渐渐举身似款便,坐坐上,待共两坐相似,不痛,始双竖足跟向上,坐上足指并反而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内冷,面冷风、膝冷、足疼、上气、腰痛,尽自消适也。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二、腰痛不得俯仰候

  肾主腰脚,而三阴三阳、十二经、八脉,有贯肾络于腰脊者。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而不能俯仰。

  《养生方・导引法》云:伸两脚,两手指着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着,唾血、久疼愈又云:长伸两脚,以两手捉足五指七通。愈折腰不能低仰也。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三、风湿腰痛候

  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血气相击而腰痛,故云风湿腰痛。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四、卒腰痛候

  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五、久腰痛候

  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血气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六、肾着腰痛候

  肾主腰脚,肾经虚则受风冷,内有积水,风水相搏,浸积于肾,肾气内着,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病状,身重腰冷,腹重如带五千钱,如坐于水,形状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久久变为水病,肾湿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