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已。聚者阳气,六腑所生也,故无根
本,上下无所留止。但诸脏腑受邪,初未能为积聚,邪气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其为病也,
或左右胁下如覆杯;或脐上下如臂;或胃脘间覆大如盘,羸瘦少气;或洒淅寒热,四肢不收
,饮食不为肌肤;或累累如桃李;或腹满呕泄,寒即痛。故云寒疝积聚也。
其脉快而紧,积聚;浮而牢,积聚。牢强急者生,虚弱急者死。



<目录>卷之二十\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篇名>七、七疝候

属性:七疝者,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 疝、野狼疝,此名七疝也。
厥逆心痛,
食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也。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
疝也。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 疝也。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行难,名曰野狼疝也。凡七
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



<目录>卷之二十\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篇名>八、五疝候

属性: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妒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而范汪所录华佗
太一决疑双丸,方云治八痞、五疝、积聚、伏热、留饮、往来寒热,而不的显五疝之状。寻
此皆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



<目录>卷之二十\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篇名>九、心疝候

属性: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
或如锥刀所刺,或阴阴而疼,或四肢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



<目录>卷之二十\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篇名>十、饥疝候

属性: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目录>卷之二十\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篇名>十一、疝瘕候

属性: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寒邪与脏
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
脉沉细而滑者,曰疝瘕;紧急而滑者,曰疝瘕。方云∶干脯曝之不燥者,食之成疝瘕。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挽两足指,五息止,引腹中气。去疝瘕,利孔窍。
又云∶坐,舒两脚,以两手捉大拇指,使足上头下,极挽,五息止,引腹中气遍行身体
。去疝瘕病,利诸孔窍,往来易行。久行精爽,聪明修长。



<目录>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篇名>一、痰饮候

属性: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
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
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
也。
脉偏弦为痰,浮而滑为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
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以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



<目录>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篇名>二、痰饮食不消候

属性:此由痰水结聚在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
能消食也。或今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



<目录>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篇名>三、热痰候

属性: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痞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
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吸吸而热,故云热痰也。



<目录>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篇名>四、冷痰候

属性: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
,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



<目录>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篇名>五、痰结实候

属性:此由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
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



<目录>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