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煨。各一两) 麻子仁(二两半) 桃仁(二两,研如泥) 皂角仁(炮存性,去皮秤一两。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除。)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二三服后,须以苏子、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再不结燥。余药以瓷器盛之,纸密封,勿使见风。

  神功丸(《宝鉴》) 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大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疼,头昏面热,口苦咽干,心胸烦躁,睡卧不安,及治香港脚,并素有风人大便结燥。

  火麻仁(另捣如膏) 人参(各二两) 诃藜勒皮 大黄(锦纹者,面裹煨。各四两)

  上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汤下,温酒、米饮皆可服,食后临卧。如大便不通,可倍丸数,以利为度。

  黄 人参汤(伤暑。)

  麻黄白术汤麻黄(不去根节) 白豆蔻 炒曲(各五分) 吴茱萸 白茯苓 泽泻(各四分) 桂枝 浓朴柴胡 白术 苍术 青皮(去y) 黄连(酒浸) 黄柏(酒浸) 黄 人参 猪苓(各三分) 升麻橘红(各二分) 杏仁(四枚) 生甘草 熟甘草(各一分)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大盏半,先煎麻黄沸去沫,再入诸药,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第六册

  小便不通

  〔气分热〕清肺散(东垣) 治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 瞿麦 琥珀(各五分) 灯芯(一分) 蓄 木通(各七分) 通草(二分) 车前子(一钱,炒)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服。

  黄芩清肺饮(见淋) 猪苓汤 五苓散(并消瘅。) 茯苓琥珀汤(小便数。)

  红秫散 治小便不通,上喘。

  蓄(一两半) 灯芯(一百根) 红秫黍根(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用河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

  〔血分热〕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脚膝软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

  黄柏(酒洗,焙) 知母(酒洗,焙。各二两) 肉桂(二钱)

  《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空心下。

  黄连丸 即滋阴化气汤(洁古) 治因服热药,小便不利,诸药莫能效者,或脐下痛不可忍者。

  黄连(炒) 黄柏(炒)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温服,食前。如再不通,加知母。

  导气除燥汤(东垣) 治小便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

  知母(三钱,酒制) 黄柏(四钱,酒制) 滑石(二钱,炒黄) 泽泻末(三钱) 茯苓(去皮,二钱)

  上和匀,每服半两,水煎,稍热空心服。如急闭小便,不拘时服。

  〔水气〕栝蒌瞿麦汤(仲景) 治小便不利而渴,亦气分药也。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炮,一枚) 瞿麦(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谓之知。)

  八正散(《宝鉴》) 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赤,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亦气分药也。

  瞿麦 蓄 车前子 滑石 甘草(炙)山栀子仁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桃仁煎(《本事》) 治妇人积血。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虻虫、桃仁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蛤蟆衣状,未下再作,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药峻,不可轻用。)

  代抵当丸(蓄血。) 牛膝膏(见淋。)

  以上三方,皆血分药也。

  木香流气饮(水肿。)

  〔实证〕白花散(《宝鉴》) 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