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炙,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黄蜡汁和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不拘时,含化咽津,行路解渴。

  杀虫方 治消渴有虫。

  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许,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饮之,虽困顿不妨。自后下虫三四条,类蛔虫而色红,其渴顿止。乃知消渴一证,有虫耗其津液。(出《夷坚志》)

  口燥咽干《本事》黄 汤 治心中烦躁,不生津液,不思饮食。

  黄 熟地黄 白芍药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两) 甘草 人参 天门冬(各五钱) 白茯苓(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姜、枣、乌梅煎、去滓,食后服。

  参术饮 即参苓白术散。(见滞下。)

  参香散(《和剂》) 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瘁,渐成劳瘵。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具述。

  人参 山药 黄 (制) 白茯苓(去皮) 石莲肉(去心) 白术(煨。各一两) 乌药 缩砂仁橘红 干姜(炮。各半两) 丁香 南木香 檀香(各二钱半) 沉香(二钱) 甘草(七钱半,炙)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一方,有炮附子(半两)

  四君子汤(见虚劳。) 缩脾饮(见中暑。) 七珍散(见不能食。) 大补汤(见虚劳。)

  干葛汤葛根(二两) 枳实(去白,麸炒) 栀子仁 豆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乌梅木瓜汤 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

  木瓜干 乌梅(捶破,不去仁) 麦 (炒) 甘草 草果(去皮。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枳 子丸 治证同前。

  枳 子(二两) 麝香(一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三神汤 治证同前。

  乌梅肉 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用姜汁拌炒。各一两) 枳实(去瓤,一两) 夏加黄连五钱,春秋冬不用。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糯禾根一握,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若无糯禾根,白茅根亦可;如无白茅根,禾杆绳亦可。

  防椒苈黄丸 治腹满口干舌燥,此肠间有水气也。(见胀满。)

  牛黄丸 治心脾壅热,口舌干燥及烦渴。

  牛黄(三分,细研) 黄连(去须) 大黄(锉,炒。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麝香(少许) 山栀仁 马牙硝(细研) 芎 黄芩 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竹叶煎汤化下。

  栝蒌根散 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成疮。

  栝蒌根 胡黄连 黄芩(各七钱半) 白僵蚕(炒) 白鲜皮,大黄(锉,炒。各半两) 牛黄(研)

  滑石(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竹叶汤调服,无时。

  甘露丸 解壅毒,退风热,治口舌干燥。

  寒水石(二斤,烧令赤,摊地上一宿,出火毒) 马牙硝(三两,细研) 铅霜(细研) 甘草(炙赤) 龙脑(细研,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以糯米饭和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食后用新汲水磨化服。

  含化丸 治上焦烦热,口舌干燥,心神不清,头目不利。

  石膏(细研,水飞过) 寒水石(研细) 白蜜(各半斤)

  上以水四大盏,煎取一大盏半,绵滤过,入蜜同煎令稠,丸如鸡头实大。常含一丸,咽津。

  第五册

  黄胆

   芍桂苦酒汤(《金匮》)

  黄 (五两) 白芍药 桂枝(各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桂枝加黄 汤(《金匮》) 治黄胆脉浮而腹中和者,宜汗之。若腹满欲呕吐,懊 而不和者,宜吐之,不宜汗。

  桂枝 白芍药 生姜(各三两) 黄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