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甘草(六钱)

  上水煎服。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升麻汤 治脾脏发咳,咳而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

  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 葛根(三钱)

  上水煎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肾脏发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治寒邪犯齿,致脑齿痛,宜急用之,缓则不救。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上水煎服。

  乌梅丸 治胃腑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乌梅(三十枚)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钱) 干姜(一两) 黄连(一两五钱) 当归蜀椒(各四两)

  上为末,先用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与米饭捣如泥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黄芩半夏生姜汤 治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

  黄芩(炒) 生姜(各三钱) 甘草(炙) 半夏(各二钱)

  上姜、水煎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大肠腑发咳,咳而遗矢。

  赤石脂 禹余粮(各二两,并打碎)

  上水煎服。

  芍药甘草汤 治小肠腑发咳,咳而失气。

  芍药 甘草(炙。各四钱)

  上水煎服。

  茯苓甘草汤 治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

  茯苓(二钱) 桂枝(二钱五分) 生姜(五大片) 炙甘草(一钱)

  上水煎服。

  钱氏异功散 治久咳不已,或腹痛少食,面肿气逆。又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等证。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服。

  〔肺痿〕人参养肺汤 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后热,并声嘶者。

  人参(去芦) 阿胶(蛤粉炒) 贝母 杏仁(炒) 桔梗 茯苓 桑皮 枳实 甘草(以上各一钱) 柴胡(二钱) 五味子(半钱)

  上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盅,食远服。

  〔肺胀〕越婢加半夏汤(见喘。)

  第二册

  喘

  三拗汤 华盖散(俱见咳嗽。) 渗湿汤(见伤湿。) 白虎汤(见发热。)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钱)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麻黄定喘汤(东垣) 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内鸣坚满,鼻流清涕,脉沉急而数。

  麻黄 草豆蔻(各一钱) 益智仁(一分半) 浓朴 吴茱萸(各二分) 甘草 柴胡梢 黄芩(生,各一分) 当归尾 苏木 升麻 神曲(各半分) 红花(少许) 全蝎(一枚)

  上分二服,水一大盏,煎七分,稍热服,食远。忌风寒,微汗效。

  麻黄苍术汤(东垣) 治秋暮冬天每夜连声嗽不绝,大喘,至天明日高方缓,口苦,两胁下痛,心下痞闷,卧而多惊,筋挛肢节痛,痰唾涎沫,日晚神昏呵欠,不进饮食。

  柴胡根 羌活根 苍术(各五分) 麻黄(八分) 防风根 甘草根(生) 归梢(各四分) 黄芩熟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个) 草豆蔻(六分) 黄 (一钱半)

  上分二帖,水煎,稍热服,临卧。

  四磨汤 四七汤(俱见气。)

  平气散(《宝鉴》)

  白牵牛(二两,半生半炒,取头末一半) 青皮(去白) 鸡心槟榔(各三钱) 陈皮(去白,半两) 大黄(七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汤一盏调下,无时。

  《内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故白牵牛苦寒,泻气分湿热上攻喘满,故以为君。陈皮苦温,体轻浮,理肺气;青皮苦辛平,散肺中滞气,故以为臣。槟榔辛温。性沉重,下痰降气,大黄苦寒荡涤满实,故以为使也。

  加减泻白散桑白皮(一两) 地骨皮 知母 陈皮(去白) 桔梗(各五钱) 青皮(去白) 黄芩 炙甘草(各三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木防己汤(《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