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夹脐旁而上。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
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
子带下瘕聚。(七疝。寒水筋血气狐 也。又灵素有心疝肺疝肝疝脾疝肾疝。及厥疝冲疝 疝 疝狐疝。是则五脏皆有疝。
不独肾阴也。带下瘕聚。即妇人之疝。)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任行腹里。故病在内。气有余故逆。血不足故急。)督
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行背。故病在脊。冲任督之脉。一源而三歧。皆起于胞中。故经亦有谓冲脉为督脉者。古图经
有以任脉循背者谓之督。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亦谓之督也。今人率以行身背者为督。行身前者为任。从中分者为冲也。)
督脉者。(总督一身之阳。)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阴廷之孔。即窈漏也。)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
阴器。(络女子之阴器。)合篡间。(二阴之间。)绕篡后。(肛门之后。)别绕臀至少阴。(肾经。)与巨阳(太阳膀胱。)中
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督脉之绕臀者。与太阳少阴相合而行。)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
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此督脉并太阳而行者。)其男子循茎。(男子阴器。)下至篡。
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督脉并任脉而行者。王注云。由
此观之。三脉异名而同体也。)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其气冲上。)不得前后。(大小便。)为冲疝。(此督脉为病
同于冲脉者。)其在女子不孕。(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经病。故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此督脉为病同于冲任者。
以其脉上循喉咙。下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故然也。所谓任者。女子得之以任养也。冲者。其气上冲也。督者。督
领经脉之海也。)(骨空论)
【灵】跷脉者。(奇经八脉。有阳跷阴跷。)少阴之别。(阴跷为足少阴肾之别脉。)起于然骨之后。(足内踝大骨之下。
照海穴。)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胃经穴。颈旁挟喉动脉。)入 。(颧
也。)属目内 。(睛明穴。)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阳跷脉。始于膀胱经之申腰穴。足外踝下陷中。)气并相还。(二气
相并周旋。)则为濡。(润泽。)目气不荣。则目不合。(脉度)
【灵】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腋下穴。属胆经。)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经脉)
(本篇又曰。手太阴之别曰列缺。手少阴之别曰通里。手心主之别曰内关。手太阳之别曰支正。手阳明之别曰偏历。手
少阳之别曰外关。足太阳之别曰飞扬。足少阳之别曰光明。足阳明之别曰丰隆。足太阴之别曰公孙。足少阴之别曰大钟。
足厥阴之别曰蠡沟。任脉之别曰尾翳。督脉之别曰长强。合脾之大包。名十五络。)
【素】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宗。尊也。主也。土为物母。为十二
经脉之宗。)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动甚则气泄。)(平
人气象论)
【素】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王注曰。南方火位。阳气盛大。故曰大明。在人则心藏在南。故谓前。
太冲即冲脉。在下在北。故曰后。少阴肾脉。与之合而盛大也。)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肾脏为
阴。脉行足小指之下。膀胱腑为阳。脉行足小指外侧。相为表里。)太阳根起于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结于命门。(灵
枢曰。目也。即睛明穴。)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广
明心脏下。即太阴脾脏也。)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胃脉。行太阴脾脉之前。相为表里。)阳明根起于厉兑。(穴在
足大趾次趾之端。)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胆脉行肝脉之分外。肝脉行胆脉之位内。相为表里。)少阳根
起于窍阴。(穴在足小趾次趾之端。)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吴注。行表行里谓之离。阴阳配偶谓之合。)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阳在表。敷布阳气。阳明在表之里。收纳阳气。少阳在表里之间。转输阳气。灵枢
三句同。)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吴注。搏手冲和。无复三阳之别。)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阳
脉行表。阴脉行里。)然则中为阴。(阴主内。)其冲在下。名曰太阴。(脾脉在冲脉之上。)太阴根起于隐白。(穴在足大
趾端。)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肾脉行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