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
鹿茸丸。大菟丝子丸方愈。此乃肾虚所致。有本有标。却不可以暴嗽为疑。遽补之非。然所
以易愈者。亦觉之早故也。
嗽而有血。见诸血门。嗽血证。
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两日
即轻
记壬午秋。满城有此病。继时甲午年夏秋之交。此病又自南而北。得免者少。并呼为虾蟆
瘟。用参苏饮。加细辛半钱。



<目录>卷之六・诸嗽门

<篇名>哮喘

属性:喘气之病。哮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卧不安
此谓嗽而气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一时暴感。并于前嗽药中。加桑白皮。则续
加仍吞养正丹。间进青金丹。风寒喘嗽。宜九宝汤。若干喘不嗽。不分久远近发。宜苏子
降气汤。或神秘汤。吞养正丹。重则四磨饮。或六磨饮。吞灵砂丹。或应梦观音散。吞养正
丹。尤宜。
喘而服药不效者。利导之。宜神保丸。大便已溏者。不可用。
不嗽而气自急。有二证。须用分别。有外邪迫肺。而气急者。病初得。气不急。必兼外
证。
此谓之喘。若用耗气除邪之药。则元气愈脱。而气愈上奔矣。宜于虚损门气急痰证求之。气
急。而膈间更有刺痛处。宜分气饮。治嗽与喘。用五味为多。但五味有南有北。生津止渴。
润肺益肾。治劳嗽者。宜用北五味若风邪在肺。宜用南五味。不若二者兼用。



<目录>卷之六・诸嗽门

<篇名>呕吐

属性:(附恶心)
呕与吐之辨。已于伤寒论之。然证亦不一。有寒呕。有热呕。气呕。痰呕、吐食呕、吐
血、
吐蛔、恶心、干呕。除热呕吐血外。近世呕吐二字。皆通用。然却无甚利害。理亦自不妨。
并小半夏茯苓汤。或二陈汤。或理中汤。多加生姜煎。生姜呕中之圣药。大痛色如青菜叶者
死。
寒呕。中脘停寒。饮食喜辛热。物入口。即吐出。宜二陈汤。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汤加
枳实
半钱。不效。则温中汤。甚则附子理中汤。或丁附汤。并须冷服。盖冷遇冷则相入。庶不吐
出。有痰饮。粥药到口即吐。人皆谓其翻胃。非也。此乃痰气结在咽膈之间。宜先以姜苏汤
下灵砂丹。俟药可进。则以顺气之药继之。
外有吐泻及痢疾。或腹冷痛。进热剂太骤。以致呕逆。宜二陈汤。加砂仁白豆蔻各半钱

则入沉香少许。寒、热、气、食、痰、血六呕。外有漏气走哺。漏气者。上焦热。食必先吐
而后下。汗出身。胃热走哺者。下焦热。气逆不续。大小便不通。呕吐不禁。
热呕。见诸伤门。伤寒呕吐证。凡进热药愈增者。当于寒呕中求。热呕宜二陈汤。加黄
连一
钱气呕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不食常饱。食则常气逆而吐。此因盛怒。中饮食而然。宜二陈
汤。加枳实木香各半钱。或吴茱萸汤。不效。则丁沉透膈汤。及五膈宽中汤。
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食不节而生。大概治以理中为先。二陈汤。加
枳实一钱。或加南星七分。沉香木香各四分。亦好。或只服枳南汤或导痰汤。
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痫。或服新法半夏汤。或抓脾汤。外有热痰而呕
者。
宜小半夏茯苓汤。加竹茹如钱大。若呕痰而或致厥者。乃寒痰逆闷。谓之痰厥。宜姜附汤。
以生附代熟附。
吐蛔。乃胃寒所生。经云蛔者长虫也。胃中冷则吐蛔。成蛔厥。宜理中汤。加炒川椒五
粒。
槟榔半钱。吞乌梅丸。恶心干呕。欲吐不吐。心下映漾。人如畏舡。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
茯苓汤。或理中汤。治中汤。皆可用。呕吐。诸药不效当借镇重之药。以坠其逆气。宜姜苏
汤下灵砂丹。须百粒作一服。俟药得效。却以养正丹。半硫丸导之。呕吐。津液既去。其口
必渴。不可因渴而遽以为热。
又有呕吐。诸药不效。又别无前项痰气等证。乃蛔在胸膈作呕。见药则动。动则不纳药

出而蛔不出。虽非吐蛔之比。亦宜用吐蛔药。或于治呕药中。入炒川椒十粒。蛔见椒。则头
伏故也。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加丁香。到口即吐。后去干姜。只参附。加丁木二香煎
更磨入沉香。药立吐定。盖虚痰气凝结。丁附既温。佐以沉木香则通。干姜白术则泥耳。



<目录>卷之六・诸嗽门

<篇名>吐血

属性:(见血门)



<目录>卷之六・诸嗽门

<篇名>停饮伏痰

属性:饮凡有六。悬溢交痰留伏。痰饮。特六饮之一耳。人病此而止曰痰饮者。盖停既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