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脉代散,死脉也。《
难经》曰∶散脉独见则危。柳氏曰∶散为气血俱虚,根本脱离之脉,产妇得之生,孕妇得之
堕。李氏曰∶散脉无拘散漫然,濡来浮细水中绵,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两边。
主病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散漫,右关软散 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目录>卷三\痰火脉

<篇名>诊寿数

属性:戴氏曰∶脉必满十动,出自《难经》。而《脉诀》五脏歌,皆以四十五动为准,乖于经
柳氏曰∶古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动,乃知至数缺失,今人指到脘臂,即云见了
,夫曰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故学人,当诊脉、问证、听声、观色,斯备四诊而无失。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三十一止即三
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十动一止一年殂,更观气色兼形证。
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无失。



<目录>卷三

<篇名>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属性:肝胆(温补凉泻,辛补酸泻。) 心小肠(热补寒泻,酸补甘泻。) 肺大肠(凉补温泻,
辛泻。) 肾膀胱(寒补热泻,苦补咸泻。) 脾胃(温热补寒凉,泻各从其宜,甘补苦泻。)
三焦命门同心。
张元素曰∶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
散,



<目录>卷三

<篇名>五脏五味补泻

属性:肝 苦急,急食甘缓之。(甘草) 以酸泻之,(赤芍药) 实则泻其子。(甘草) 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 虚则补其母。(地黄、黄柏)
心 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以甘泻之,(甘草、黄 ) 实则泻其子。(甘草)
欲软,急食咸以软,(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 虚则补其母。(生姜)
脾 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以苦泻之,(黄连) 实则泻其子。(桑白皮) 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炙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 虚则补其母。(炒盐)
肺 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诃子) 以辛泻之(桑白皮) 实则泻其子。(泽泻) 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 以酸补之,(五味子) 虚则补其母。(五味子)
肾 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以咸泻之,(泽泻) 实泻其子。(芍药) 欲
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 虚则补其母。(五味子)
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
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
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氏曰∶甘
缓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
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时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相用也。此特洁古张氏因《素
问》饮食补泻之义,举数药以为例耳,学人宜因意而充之。



<目录>卷三

<篇名>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属性:肝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疯痫,两胁肿痛,胸胁满痛,呕血,小腹疝痛, 瘕,女人
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 疝,女人少腹
肿痛,阴病。



<目录>卷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篇名>有余泻之

属性:泻子 甘草
行气 香附 芎 瞿麦 牵牛 橘皮
行血 红花 鳖甲 桃仁 莪术 京三棱 穿山甲 大黄 水蛭 虻虫 苏木 牡丹皮
镇惊 雄黄 金箔 朱砂 真珠 代赭石 夜明砂 胡粉 银箔 铅丹 龙骨 石决明
搜风 羌活 荆芥 薄荷 槐子 蔓荆 白花蛇 蝉蜕 防风 皂角 乌头 白附子 僵蚕 独活



<目录>卷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篇名>不足补之

属性:补母 枸杞 杜仲 狗脊 熟地黄 苦参 萆 阿胶 菟丝子
补血 当归 牛膝 续断 白芍 血竭 没药 芎
补气 天麻 柏子仁 白术 菊花 细辛 蜜蒙花 决明 谷精草 生姜



<目录>卷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篇名>本热寒之

属性:泻木 芍药 乌梅 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