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砚谱之例别为膏药录耳所以苦心求索
其句句皆可见法不徒贵症症皆各有方(外治古无书故所重在分别立法以示后与刻医方不同)而
或嫌未分门类方不尽可用语亦过深此诚所短也。余拟于文中摘其精方更博采他书益取其精先
列辨症。次论治次用药每门以膏为主。附以点搐熏擦熨烙糁敷之药佐之(膏除通治诸另为一
门外如伤寒在表则用姜葱等膏为主附以麻黄散点眼川芎散 鼻香附芦荟紫苏熏腿湾诸发汗药
佐之入里则用万灵等膏为主附以田螺硝石敷法以代五苓大黄枳实熨法以代承气诸下药佐之是
也举此为例)
仿王氏古方选注汪氏医方集解体为之注解并详所属经络穴道。眉目既分。义理亦出。取
法亦确乎有据而骈文作为自序。总其大要见浅见深。听之观者。衰年精力不逮。愿俟诸后之
君子焉。济人之心。我知天下必有同也。(脉取十要并柯氏反看正看十法与徐灵胎抉死生说
可矣)
一上各条皆数年来阅历之言。余初亦未敢谓外治必能得效。逮亲验万人。始知膏药治病
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衰老稚弱尤非此不可。今人遇病。不问大小轻重辄云服药。众口
一辞牢不可破。有虽欲不服而不能者矣。此其故亦由于未知外治之法耳。未知外治法之能得
效耳。闲有不效者乃看症未的非药之不可效也。然即不效亦木至成坏症。犹可易他法以收其
效。兹特将平日读书临症者录而出之以为欲学外治者之一助。自问不同门外揣摩空言欺世。
其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人引伸触类自为推展。此其大略也。至于道之不同。固有不必
强相谋者。吾惟悯生命之多枉。自抒愚者之一得而已。总之内外治皆足防世急。而以外治佐
内治。能两精者乃无一失。吾为医家计。似不可不备此外治一法。若谓吾薄内治则吾岂敢。
(内科兼用膏药未尝非计病家亦甚乐从吾乡近已有行之者)
一集证二卷嗣出 兰台轨范云。有人专用丹溪摩腰方(方载篇中)治形体之病。老人虚人
。其术甚行或加入倭硫磺人参鹿茸沉香水安息或单用麻油黄蜡为丸。如胡桃大。烘热摩腰。
俟腰热扎好。一丸可用数次。若腹中病亦可摩。此见外治之法。古未尝不行也。又王晋三云
。喉风急症。舍吹鼻通肺之外治。别无他法。陈修园于鹤膝风症云。有雷火针(方载篇中)及
陈芥子末葱涕姜汁调涂外治二法。不可不知。此见外治之法今亦重之。又汇参云。金沸草散
原治伤寒痰嗽。或以熏舌胀遂愈。此见内治方可移为外治也。皆证也。
一辑遗四卷嗣出(篇中挂漏之方与友朋寄示良方皆加载卷内以备好事者重刊时酌换方不






<目录>

<篇名>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属性:余为理瀹骈文。既明经文内外治一贯之理。复详前贤外治用药之法。所以开外治之一门
文人而喜医者读吾文可知其理。并有所取法。莫不能自为方矣。方出于矩篇中。所引古方。
即有未尽验者要皆矩也。余方何足道以局所用录存焉。古有百草膏。杂取山上鲜草。不问芳
草毒草。并而熬膏。能治百病。乃知膏别有道。不必以汤头拘。膏包百病。如大营主将。坐

中军。统领万队。虽有大敌。其气足以函盖。任变幻百出。终不能越其范围。糁药乃其参谋
。敷药乃其环卫。点眼塞耳以及嚏法缚法坐法与罨膝扎脚之法。乃其分兵煎抹炒熨二法。乃
其奇兵制胜者也。(二法最妙内外治贯通在此膏之得力亦在此不对则改换可必期其效)然此中
要有将将者在。(读书审症)诸膏以清阳(代败毒通圣用)散阴(代五积三痹用)金仙(代越鞠温
白用)行水(代五苓八正用)四膏。治症既多。亦最验。合云台(通治外症)为五大膏。局中之
主膏也。更有养心清肺健脾滋阴扶阳通经卫产等膏助之。人病不外此矣。再加以专药。尤能
应变。虽非前圣心传。而以是济人。较丸散为无弊。余与戚族共设此局。颇有仿而行者。




<目录>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篇名>清阳膏

属性:(此膏治上焦风热及表里俱热者凡三阳症并宜之亦治湿在上须表散者若湿温症宜
金仙膏阴虚有火者宜滋阴膏外症拔毒提脓宜云台膏○此膏治头疼如神风火症并效)
统治四时
脑后第二椎下两旁风门穴风常从此入脑鼻塞贴鼻梁并可卷一张塞鼻咳嗽及内热者贴喉下即天
突穴心口即膻中穴或兼贴背后第三骨节即肺俞也凡肺病俱如此贴○此邪在上焦宜以上清散嗅
鼻取嚏上清散用薄荷三钱川芎白芷细辛雄黄硼砂黄芩各一钱牙硝二钱皂角八钱研末冰麝看症
再加凡头疼鼻塞赤眼牙疼喉痹并治可预合备用○文中亦有芎芷塞鼻麻黄黄连点眼等方又古汤
头方医书各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