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郁闷不快之状也;其气来毛而微者,按之虚微无力,此为不及之脉,病在中气虚,故喘息,
而呼吸少气且咳,气虚不能摄血,随咳而出,喉下闻痰阻之病音也。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
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 。脊
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冬令阳气尽入于地,万物归藏,故脉气之来沉以搏,是浮按不足,沉按有力也。阳藏而营运于内,故名营,
以沉部有力,故又名石脉也。若其气来如弹石,则少柔和之气,此为太过之脉,病在外者,精伤阳气外露不固,
故经脉懈弛,病名解 ,而脊脉痛,元气耗散,故少气不欲言也;其去如数者,降入之气速,则鼓动之力弱,
此为不及之脉,病在中,心悬如饥者,中气空虚,心少主宰,如悬宕似饥,而又不能食也, 中清冷,脊痛,
者,软腰,脊属督脉,皆肾虚肝郁,故少腹满,小便变其常,或短或涩,乃下焦气化无权也。此两证,皆内
伤之病。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帝曰∶然
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
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弦钩毛石之脉,合春夏秋冬之气,其有逆从变异,即可验病之吉凶。惟脾土居五行之中,故为孤脏,鼓运
输布胃中水谷精气,以灌溉上下四旁,故凡弦钩毛石之脉,皆以和缓之象为本者,是脾胃之气,故云其善处不
可得见也。恶者,其脉来如水之流者,柔弱太过,即前所云∶弱多胃气少之病脉也,盖弱则不能输布胃气,以
达四肢,故四肢无力,不能举也,其气有升降,而无出入,故如水之流,则无鼓动之力矣;其脉来如鸟之喙者,
坚锐动数,是柔缓之气不及也,因而升降不调,清浊淆混,则九窍不能通利,内外壅滞,故名重强,谓邪实也。
此柔缓之气不及,与上之柔弱太过,皆未得脾胃中和之气而致病也。



<目录>卷四下\经解

<篇名>真脏死脉

属性: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
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
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
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此言五脏之脉无和缓胃气,但是真脏孤阴,其色既枯而不泽,又青与白、赤与黑、白与赤、黑与黄、黄与
青互现,是五行克贼,故皆死,不可治也。如循刀刃,即细急之极也,如按琴瑟弦,即紧急不转动也;如循
薏苡子,累累然者,应指坚硬粒粒,绝无柔和之气也;如以毛羽中人肤者,应指轻虚散乱,略按全无也;如指
弹石,辟辟然者,应指板实而坚,全无来去出入之象也;弱而乍数乍疏者,鼓动无力,其气散乱也。真脏脉现,
而皆以毛折死者,毛折,其一身气血津液尽枯矣。
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
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
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现,独现者,病胜脏也,故死。
五脏皆赖胃中水谷之气滋养,故胃为五脏之本。而胃之所以能消化出入者,又藉脾气之鼓运,而脾则以肾
中元阳为根,此先后天之互相生化,而不可偏失也。其各脏之气,亦必藉胃气以达肺,始得行于经脉。若邪气
胜而精气衰,则病甚而无胃阳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现于脉,由病邪胜脏气,无胃阳生化之精气,
故死也。



<目录>卷四下\经解

<篇名>辨脉阴阳四时逆从病状

属性:《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
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脉从阴阳者,如心肺应浮,肝肾应沉,腑脉浮大,脏脉沉小之类。得四时之顺者,如春弦、夏钩、秋毛、
冬石,而有和缓胃气。如此虽病,亦易愈也。脉逆阴阳者,与上文从阴阳之脉象相反也。其反四时者,如春见
毛脉,是金克木;夏见石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