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玉版论要篇》)
柳宝诒曰∶经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则凡病温者,其阴气先虚可知。使或虚而未至于甚,则养阴透邪治之如法,
犹可挽回。若病温者而至虚甚,则热邪内讧,阴精先涸,一发燎原,不可治矣。
吴鞠通曰∶病温之人,精血虚甚,则无阴以胜温热,故死。
(九)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篇》)
马元台曰∶此言热病汗后脉躁者死,反是则生也。热病已得汗,脉宜静,今反躁盛者,此乃阴经之脉衰弱已极,故
有阳脉而无阴脉也,其人主于死。若得汗之后,而脉遂能静,则有阴以配阳,必能以有生矣。
(十)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篇》)
马元台曰∶此言热病脉盛而不得汗者死,反是则生也。热病脉躁盛宜得汗,今反不得汗者,此乃阳经之脉衰弱已极,
故表虚而不能发汗也,其人主于死;若脉躁盛而汗出脉静者,必能以有生矣。



<目录>下编・正宗辑要\第一章・通论

<篇名>二、《难经》

属性:(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五十八难》)
丁锦曰∶伤寒有五者,指五病俱统于伤寒一门,而分其所苦之不同也。风为阳邪,寒为阴邪,故先列中风,次列伤
寒。寒者,皆冬月之正病也。湿温发于湿土之令居多,热病发于盛夏,温病即仲景《伤寒经》中春温病也。乃见前之五
邪从本原来,非比之伤寒热病,故各立其法也。注家以疫症指此温病,非也。
(二)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五十八难》)
柳宝诒曰∶温病邪伏少阴,随气而动,流行于诸经,或乘经气之虚而发,或挟新感之邪气而发。其发也或由三阳而
出,或由肺胃;最重者,热不外出,而内陷于手足厥阴;或肾气虚不能托邪,而燔结于少阴。是温邪之动,路径多歧,
随处可发,初不能指定发于何经,即不能刻定见何脉象也。
(三)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五十八难》)
丁德用曰∶阴阳俱浮者,谓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轻手按之而滑,是心伤热脉也;沉之散涩者,沉手按之而散
涩,是津液虚少也。
(四)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五十八难》)
丁德用曰∶肌肉之上,阳脉所行,濡弱者,是湿气所胜火也;肌肉之下,阴脉所行,小急者,是土湿之不胜木,故
见小急。所以言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也。



<目录>下编・正宗辑要\第一章・通论

<篇名>三、《伤寒论》

属性:(一)《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伤寒例》)
成无己曰∶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故也;秋冬为阴,秋凉而冬寒者,以阴之动始于凉,盛
于寒故也。
(二)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伤寒例》)
成无己曰∶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气严凝,当是之时,善摄生者,出处固密,去寒就温,则不
伤于寒。其涉寒冷,触冒霜雪为病者,谓之伤寒也。
(三)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伤寒例》)
成无己曰∶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
陆九芝曰∶仲景原文,首着“四时之气”四字,则《伤寒论》之不独言冬月伤寒,而并春夏秋三时之温热湿燥论之,
岂不显然,乃必曰仲景独知有寒者何哉?仲景本知有温热。既谓仲景但论寒,反谓叔和将温热搀入论中,以为仲景之论
乱于叔和,真不知其是何肺腑。他人不足责,黄坤载自称古今无双,则更可笑矣。
(四)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伤寒例》)
成无己曰∶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
王朴庄曰∶寒本正气,而有杀厉之毒,不特使人病于冬,且能使人病于春夏,故治之不可不急也。
刘仲迈曰∶毒之为言害也。《博雅》一曰恶也。《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论云以伤寒为
毒者,喻为害之意云尔。又《易・师卦》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与《老子》“亭之、毒之”之毒,在《易》义当训治,
在《老子》则为“优育”之意。后贤有以本论毒字为语病者,真所见未广耳。
(五)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伤寒例》)
王朴庄曰∶此桂枝、麻黄二汤证也。
(六)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伤寒例》)
王朴庄曰∶庞安常云∶严寒时,奔走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