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平) 人参(一两。味,医统本有“甘”字,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以益脾胃;
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滞气。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
术甘草汤主之。
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邪在表,当发
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外虚,则不能
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也,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苦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
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安正气。
以上(赵本作“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赵本有“三”字)服,疑非仲景
意。(赵本作“方”)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
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赵本作“四”两。味甘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
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赵本作“二”)服。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赵本有“调胃承气汤方”详见本书卷二。又赵本注∶“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与调
胃承气汤和胃气。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赵本作“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
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赵本无“与”字)五苓散主之。(赵本注∶“即猪苓散是”)
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浮者,表未解也。饮水
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消渴者,热未成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赵本无“半”字,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
平) 桂(赵本有“枝”字,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之甘,润虚燥而利津液;咸
味下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辛甘发散为阳,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
上五味为末,(赵本作“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赵本有“如
法将息”四字)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但在
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
炙。味甘平)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热甚则能消(熊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