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湿痰,使之益形猖獗,也易损伤津液,致热势更甚。

湿温初起之发热,尤忌辛温发汗,不可用解表药。仲景所言误汗证,大致是指湿温而言。清代医家谓忌麻、桂、姜、辛,因为这些是寒郁表阳(即寒邪伤表)的治法,若误用之,轻则高热不解,重则发生神昏、耳聋、目瞑不言的变证。
治温病邪在气分四不可
温病邪在气分,其治法宜“清”,叶天士云“到气才可清气”,这是主要原则。如热势重者(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以白虎汤为主;热势轻者(热不重,渴不甚,汗不多),用雷氏清暑涤热法。此外,还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不可早用寒滞,如生地、麦冬等,因邪在气分,用药宜取其气,不取其味,早用寒滞则邪遏不能外达。
2.不可过用苦寒,因其药性多下行,服之反使邪气不能向上向外而出,而且苦能化燥,过服苦寒易使温邪化燥伤阴。
-
3.不可分利过度,邪在气分,小便短赤,过于分利,则津液尤耗。
4.不可早用清滋药物,用之反而引邪内陷。
温病的愈后调理
温病的愈后调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调理得当,则病体可逐渐恢复健康;调理不当,则病多迁延难愈,甚或导致不良后果。
温病愈后调理的范围较广,大体说来,有两个方面要格外注意,一是饮食起居,一是药物调理。 一、饮食起居 体虚末复,在调理方面尤要注意防止劳复及食复。俗语说得好,“轻病重复劳”,说明任何一种病,只要复劳就比原来的病势险恶,这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关系。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温病愈后不宜过早操劳及行房事,以防反复。
温病热退之后,余邪未尽,骤进谷食,脾胃气弱,不及运化,以致食滞内停,余邪复作,是为食复。庞安常说:“凡病瘥后,先进清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与之,切勿过食也;至于酒肉,尤当禁忌。若有不谨,便复发热,名日食复。”
此外,温病愈后还应谨防外感及动气,以防复发。 二、药物调理 温病愈后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证候,随证治之,~一般以补益气血、生津养液、清泄余热为常用方法。
1.余热未尽者:有两种现象,其一为肺胃之余热未尽,其症身有微热,或口微渴,或稍喜冷性饮食,不饥欲呕,脉较缓,或微数。治宜轻剂以清表里之虚热。用药宜竹叶以清在表之热,石膏以清在里之热,方剂宜参考竹叶石膏汤。其二为心与小肠之余热未尽,症见小便色赤,短涩,多言。治宜导赤散加麦冬、莲子心、灯心草。
2.津液未复者:这是温邪伤阴的具体表现。胃津液不足,口渴舌红而干燥者,治宜益胃生津,方如益胃汤;肠津液不足,大便秘,无所苦者,治宜增液润滑肠,方如增液汤。
3.胃气不降者:其主要症状为“欲呕”或“呕吐”。治宜降胃气止呕吐。用药以半夏、麦冬同用为主,因为半夏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但味辛性燥,不适于温病之呕逆,故以麦冬甘寒滋润之品补其缺陷。
4.气血两虚者:其症或身体赢瘦,或倦怠无力,或言语轻微,或语声颤动,或气不接续,或面色萎黄,或脉象虚弱。治宜补养气血。药宜人参、党参为主,兼表热者与竹叶、茅根等药同用,兼里热者与石膏、麦冬同用。必须注意胃气,避免温补药品,恐有死灰复燃之弊,饮食宜流质,最好为大米或小米稀粥。
邪伏膜原
邪伏膜原,是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根据温病的一种症状提出来的,实质上是说明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四种现象:
1.外出少阳
主要症状是“寒热如疟”,或口苦或口渴,胁痛,目赤耳聋,尿赤,胸闷欲呕,舌质红,苔黄白垢腻,脉弦数。其“寒热如疟”之症与伤寒少阳病的寒热往来相比,从寒热情况来看是没有差别的,但前者舌质必红,后者舌苔发白。
病理机制:温热之邪和本身素有的湿浊相合阻遏气机,三焦为之不利,故有此与阴争则热、与阳争则寒的寒热如疟的症状。
治法:此证治之得法则由此而解,否则溃入阳明成为阳明经腑之证。治之不可选用寒滞之药,如生地、麦冬等,因此证夹有湿浊,生地、麦冬不但不能去之,恐相得益甚也。宜用蒿芩清胆汤以分上下之势。
2.溃入阳明
这是温病邪伏膜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类型,也有外出少阳治不得法形成者,有经证、腑证之别。
(1)阳明经证:身热,恶热,口渴,自汗,舌黄而燥,脉洪大有力。
(2)阳明腑证:除同经证外,兼腹胀痛拒按,大便秘或大便溏而不爽。
治法:寒去热炽,烦渴加重者,用新加白虎汤或合雪梨浆清之润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宜五汁饮;未完全入腑者,凉膈散主之。
3.热逼营阴
主要症状是灼热如焚,口燥,不甚渴,舌绛有苔起刺,神昏谵语,夜寐不安,或出斑疹,或吐血、衄血。‘
治疗还要分清在营、在血,在血宜滋养阴液,在营宜清透血分郁热,使转出气分而解。
4.兼夹新感
主要症状是头疼身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质红,舌苔薄白,脉举之有余,寻之或滑或数,或绷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