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甘草 陈皮(各两半) 芍药(七钱五分) 大黄(五钱煨) 干葛 苍X(炒) 枯梗 升麻(各一两)

  当归 茯苓 白芷(各二两) 干姜 枳壳(各五钱)

  三因方有浓朴(五钱) 上咀片。每服一两。水煎。

  按此手足太阴阳明经也。五积散世俗用之。故收入。盖欲燥脾胃胜湿和气。为治疮之要剂。然临症而不通变。恐不合宜也。

  五皮饮

  橘红 桑白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上各一钱。水煎服。

  五苓散

  治下部湿热疮毒。小便赤少。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一两五钱去皮) 肉桂(七钱五分) 白X 赤茯苓(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热汤下。

  除湿汤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苍X(米泔水制各二两)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甘草(七钱炙) 白X(生用一两)

  上咀片。每服四钱。水一杯。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服。

  肿腮

  肿腮一症。是疫病非伤寒也。是清邪中上焦。非风热也。何以辨之。一人病。

  众人亦病。一村病。村村皆病。气相感召。传染于人。与风寒迥别。为疫病之最轻者。其症初起恶寒发热。脉浮数。耳之前后作肿痛。隐隐有红色。医家不认症。往往误作伤寒施治。牙肿混医。体实者表散亦愈。体虚者不任大表。邪乘虚而内陷。传入厥阴脉络。G丸肿痛。耳后全消。明者或投温里。或投补水。数剂可退。昧者或用疏肝。或作疝治。一服神昏。遍阅方书。又无是症。始终莫解。此中机关而伤人性命者多多矣。若世俗所称大头瘟。头面腮颐。肿如瓜瓠。乃疫病中之最重。岂非为是症之确据哉。又有时疫坏症。

  神识昏迷。邪陷厥少。从耳后发出。名曰遗毒。治法与肿腮不同。而医者非进甘桔。即用膏连。邪复内陷。万无生理矣。盖耳之前后。虽属少阳。而厥少部位亦会于此。经曰。颈项者。肝之俞。又曰。肾开窍于耳。甘桔牛蒡之属。非元气亏败。遗毒所宜用之药也。余于肿腮体实者。用甘枯东加牛蒡丹皮当归之属。一二剂可消。体虚者用甘桔东加何首乌玉竹丹皮当归之属。

  二三剂亦愈。如遗毒为害。必须救阴以回津液。补元以生真气。俾邪热之毒。从肿处尽发。庶一线之生气未断也。大抵初发辛凉治标。而辛温不可妄投。变病养阴扶正。而温补亦宜善用。司命者神明变化。辨症用药而不以此症作伤寒治也。则得之矣。

  以疫症为患。而误认伤寒为治。是欲登山而扬帆矣。一经点出。乃开千古迷途。功何伟哉。

  甘桔汤

  (见咳嗽门)

  救阴保元汤

  治遗毒肿腮。

  熟地(二钱) 丹皮(一钱) 山药(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 南沙参(一钱)

  黄(一钱炙) 炙甘草(八分) 黑豆(三钱)

  水煎服。

  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医以为脾不摄也。而药投补脾。孰知不尽在脾也。而补脾药多不效。则束手无策矣。盖五液属肾。廉泉通任脉。而亦属肾。人生血液之味皆咸。惟舌下之液独甘。乃天一真水所生。身中之至宝。行经络。养筋骨。润肠胃。生精血。灌灵根者也。古人有言。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唾即津液也。涎亦津液也。而津液不綦重哉。凡人夜卧之时。心静神敛。则肾气藏而廉泉穴闭。若老年肾阴亏。而气不摄。舌下两穴。寤寐皆开。侧卧枕间。

  口角流涎。液不藏矣。故道家静坐吞津。舌抵上颚。取廉泉穴开。津液易于涌出。而绵绵纳下。如是可以验涎不摄之故。皆由开而不合也明矣。第此系经络空虚。受病亦浅。然早衰之象。已见于口角之间。人其可不自惕欤。

  夫偏中之候多。责在肾水亏。朝夕流涎。流涎者生。设口角干燥。而涎沫不流。复中之祸立至。精液枯。肾气绝。非脾败也。曷不观小儿初生时。口涎终日不断。岂脾虚者乎。亦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气不实。故涎液妄溢。

  可为老人偏中之确据矣。或者谓脾开窍于口。而为涎。脾中有热。涎为火迫。上溢口角。亦常有之。然必其人肾水素虚。脾中始生虚热。若肾气壮而脾阴足。何口角流涎之与有。经又不云乎。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故涎下。

  补足少阴。是流涎虽在胃。而实在肾。更可知也。吾故思之。小儿流涎其常也。偏中流涎是病也。老人流涎。老转幼也。吾为老人危矣。

  一症自有一症真种子。向来医家俱指脾虚。一经勘破。不啻拨云见天。

  噫。以予观于夫子贤于轩岐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