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集本求古人为治之法,如指诸掌,可以见法例之变无穷,病证之机不一,谆谆求
究,藏为家宝,切不可示人,传诸不道不义之士。
一、伤寒证候,宜熟读《伤寒论》、《明理论》、《百证 》及《吴蒙斋指掌图》。大
抵紧要,在表里虚实寒热二字。况一证有兼证,看于着紧处先之。如结胸,身热发黄俱见,脉沉
而实,宜陷胸合茵陈急下之,后看次第调之。是以不可执一,当看证例约之。
一、杂证,看形气实者,宜以刘、张大法治之。形气虚,脉虚,或老幼羸弱脱荣者,宜
以东垣之法治之,药亦不可太杂。是以丹溪云∶吾每治病,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庶品味数
少,药力专精也。又云以某药治某病。以某药监某药,以某药为引经。此得人之心法也。



<目录>

<篇名>戒行吟

属性:药术全据利泽心,活人阴 在居仁。若无道谊精诚者,必有神明暗伺人。济物共登同寿
域,修真半养自家身。杏林橘井俱陈迹,尚赖余芳种德新。



<目录>

<篇名>调鼎吟

属性:茫茫宇宙一乾坤,调鼎工夫辈辈传。指鹿心机徒造伪,问牛气象实调元。贪人败俗淳风
变,良相匡时化日全。四海雍熙民物阜,春风花柳保年年。
上二诗,一以见医术行道之用心,戒慎如此;一以见大道之本,调元之意如斯。所谓达
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非流俗工技之比,实非小材小智所可窥也。
\x时永乐六年岁在戊子十月望后一日中山刘宗浓甫谨识\x



<目录>

<篇名>风

属性:中风大率主血虚。气虚以痰治之,治痰为先。挟火与湿,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
死血无血,在右属痰有热,气虚。
\x复气\x 初未辨内外所因,多有因七情所动,气厥暴逆,而昏冒牙关紧急。若便作中风
,用药多致杀人。惟宜苏合香丸灌之便醒,谓气复则已也。中风如锋镝之中,非感冒伤风之
比也。
\x捷嚏\x 初卒倒或中者,用皂角末,或不卧散于鼻内吹之。
\x汗\x 解表∶表实无汗者。散之劫之∶表里俱实。敛表∶表虚自汗者。温之解之∶表里
俱虚。《脉经》云脉浮而大者风。沉缓弱者,药用辛温排风汤、小续命汤,辛平消风百解散
、消风散选用。脉洪实用辛凉,钱氏大青膏。
\x宣\x 气滞者难治,宜吐之,痰气实,能食,痰壅盛者,口眼 斜不能言,皆用吐法。
亦有虚而不可吐者。
\x下\x 此因内有便溺阻隔,故攻里。审谛的当,方可施此法,机要三化汤、子和搜风丸
、老人润肠丸。
\x双解\x 《要略》云∶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表里有风热,防风通圣散、川芎石膏汤。
风寒,小续命汤。
\x劫\x 如圣散、天麻防风之类。(见后。)
\x理气\x 气滞气郁,胸胁痞闷,肩膊麻疼之类,此七情也。宜调气,乌药顺气、八味顺
气之类。
\x理血\x 无表里之急,血逆,举发不时,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兼用导痰丸子。治在
经之病,六合汤、愈风汤之类。表里现证全无,而血气虚者,须补之。(见下。)
\x补气\x 气虚卒倒,参术补之。有痰者,竹沥、姜汁,以参为主。本于虚者,补中益气
之类加风剂。
\x补血\x 用四物,或少入姜汁,恐泥痰也,再入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入姜汁
不若,汤药下青州白丸子。
\x通关透肌骨\x 阳证有至宝丹,阴证用灵宝丹。昏冒者宜用之。为风入骨髓不能得出,
故用龙麝牛雄之类,皆入骨透肌肉,使风邪外出也。若中血脉、中腑未可用。
家宝丹∶治一切风症,左瘫右痪,手足痿痹,口眼 斜,邪入骨髓者。其病如只在肌表
者不宜用。否则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不能出。
川乌 南星 五灵脂(用姜汁制,另研) 草乌(各六两) 白附子 全蝎 没药 辰砂(
各二两) 羌活 乳香 僵蚕(各三两) 片脑(一两半) 天麻(三两) 麝香(一两二钱半) 地龙(
四两) 雄黄(一两) 轻粉(一两)
上为细末,作散调服,或蜜和如弹子大,含化。若止风麻痹走注,肢节疼痛,或喑不语
,壅滞,宜天麻散。
如圣救苦散∶治左瘫右痪,风湿痹,走注疼痛不止,劫剂也,非痛不用。
御米壳(一两,去顶蜜炒) 陈皮(五钱) 虎骨(酥炙) 乳香(研) 没药(研) 甘草(各
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连渣热服。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如煎时
,须一顺搅之。
防风天麻散∶
防风 天麻 川芎 白芷 草乌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