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肿。舌本强。涎唾稠粘。欲吐不能。以手拽之方出。言语艰难。反侧闷乱。夜不得卧。其脉
浮数。按之沉细而弦。先以砭刺肿上。出紫黑血。顷时肿势消减。遂用桔梗、甘草、连翘、鼠粘
子、酒黄芩、升麻、防风。水煎令热漱。冷即吐出勿咽。恐伤脾胃也。再漱而涎清肿散。语声自
出。后以辛热丸剂。以治中寒化宿食而燥脾胃。取丸之不即施行。而不犯其上热。至其病所而后
化。乃治以缓也。不数服利止痛定。后胸中闭塞。作阵而痛。复以异攻散加升麻温养脾胃。升顺正气而愈。



<目录>卷九\疮疡门

<篇名>痈疽

属性:(肿疡 溃疡 作痛不止 作呕不止 出血不止 肌肉不生 发热不止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作渴不止 自汗不止 下痢不止 敷寒凉药 用刀针法)
痈疽一科。自有专擅其术者。以是手辑医通。独略此门。然有兼患内证。疡医不能措指者。
因取灵素金匮明之新甫等数条。列之本门。诸凡治例。未遑遍述。庶免瘠环同类之诮云。
灵枢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
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
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
漏。熏于五脏。脏伤则死矣。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
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
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
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发于肩及 。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
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
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
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发于膺。名曰肝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栝蒌。
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
寒热。半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翘草根各一升。(零 连翘根各一升也。)以水一斗六升。
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
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
死。发于股阴。名曰赤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内。不治。十日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
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
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
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
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百日死。发于足傍者。名曰疠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
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脱痈。(一名脱疽。)其状赤黑。
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
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
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深甚。下陷肌肤。筋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
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
候也。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
有形。乍无形。加以心烦。命曰阴胜其阳。此为不表不里。其形不久。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
腓者 也。背三。五脏之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
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相通。两热相持。乃化为脓。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
也。内药而呕。是二逆也。
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
素问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
生痈肿。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金匮云。诸浮数脉。应当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