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

  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

  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桂枝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荣卫。

  通津液。以和表也。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薄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甘草附子汤方第七十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

  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者为妙。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活人云。身肿者。加防风一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两半。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白虎汤方第七十一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 甘草(二两味甘平) 粳米(六合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甘草粳米之甘以益气。成氏云。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

  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非是汤则不能解。暑之气。得秋而止。故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谓能止热也。

  李东垣云。身以前。胃之经也。胸胃、肺之室也。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号为白虎也。

  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炙甘草汤方第七十二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 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

  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液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

  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