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大黄黄连泻心汤第五十八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附子泻心汤方第五十九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

  为水饮内蓄。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水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生姜泻心汤方第六十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一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

  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甘草泻心汤方第六十一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云。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泰。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痞与结胸。有高下焉。邪结在胸中。故曰陷胸。留邪在心下。故曰泻心。

  沈亮宸云。半夏泻心。甘草泻心。皆下后伤真气之过也。生姜泻心。因于食。大黄泻心。因于热。附子泻心。因于寒。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

  当利其小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厘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第六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