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邓评:既恐土啧,而立方不以补中,只云安胃清肝者,为脉反搏大故也。片语只字,具见斟酌。

  病从肝起,继乃及胃,兹又及于肺矣,然当以胃气为要。久病之体,必得安谷不呕,始可图功。

  石斛 芦根 茯苓 麦冬 广皮 木瓜 枇杷叶 p米

  诒按:叙病简要清沏,非绩学者不能。方亦中U。

  邓评:论病得纲领,立方有权街。

  胃有火邪,故呕而不食;胆有热邪,故合目自汗。

  橘皮竹茹汤 加石斛

  诒按:山栀必不可少,以其专清胆热故也;川连亦在应用之列。

  邓评:此肝胆之火并攻于胃也,方药却清泄太少,诚宜如柳师加栀、连之例。

  孙评:用药当从黄连温胆汤加味。

  再诊:前方去石斛 加木瓜

  嘈杂得食则已。此痰火内动,心胃阴气不足。

  生地 山栀 半夏 麦冬 茯苓 丹皮 竹茹 炙草

  诒按:阴虚而抉痰者,用药最难恰好。方中可加石斛、广皮。

  邓评:病属胃虚痰火,用药却中肯綮。

  痰气阻逆咽嗌,时自呕恶。此证利在清降,失治则成噎膈。

  半夏 枇杷叶 旋覆花 竹茹 茯苓 麦冬 橘红 郁金 生姜

  诒按:用药灵动。

  邓评:病在初起,方亦轻松。

  气郁痰凝,阻隔胃脘,食入则噎,脉涩,难治。

  旋覆花 代赭石 橘红 半夏 当归 川贝 郁金 枇把叶

  诒按:旋覆代赭为噎膈正方。食入则噎,肺气先郁,故加郁、贝、枇杷叶;惟脉涩者正虚,可加人参。

  邓评:病较前案稍深,故用药亦较进步。脉涩不独为正虚,抑且为血痹。

  孙评:宜加蒌皮。

  脉疾徐不常,食格不下。中气大衰,升降失度。

  旋覆花 代赭石 麦冬 茯苓 半夏 广皮 人参 枇杷叶

  诒按:此因中气大伤,故用参、麦。

  邓评:脉疾徐不常,却系中气大衰,制剂精幻可法。

  朝食暮吐,肝胃克贼,病属反胃。

  旋覆花 代赭石 茯苓 半夏 吴萸 生姜 p米 人参 枇杷叶

  诒按:此专治吐,故加姜、萸。

  邓评:论病立方,悉中肯綮。盖此病不特胃土虚寒,且有肝邪贼克。

  谷之不入,非胃之不纳,有痰饮以阻之耳。是当以下气降痰为法;代赭之用,先得我心矣。

  旋覆代赭汤

  诒按:识既老当,笔亦爽健。

  邓评:功夫绅熟,自能意到笔随。

  因气生痰,痰凝气滞,而中焦之道路塞矣。由是饮食不得下行,滓液不得四布,不饥不食,口燥便坚,心悸头运,经两月不愈。以法通调中气,庶无噎膈腹满之虑。

  旋覆代赭汤加石菖蒲 枳实 陈皮

  诒按:论病则源流俱沏,用药则标本兼到,细腻熨帖,传作何疑

  邓评:此等识见,超出寻常,好在不因以下数证而误用滋补。

  中气迭伤,不能健运,朝食暮吐,完谷不腐。诊得脉虚色黑,腰脚少力,知不独胃病,肾亦病矣,此岂细故哉。

  人参 附子 川椒 茯苓 益智仁

  再诊:前方去川椒益智 加川连 肉桂

  诒按:完谷不腐,色黑腰软,肾伤之征也;改方加桂连,是交济法。

  邓评:此釜底增薪法。惟呕吐病究竟难免肝阳不和,今看其转方易入连、桂可知。

  孙评:方中可入干姜与茯苓同用,佐人参温胃之力

  评选静香楼医案下卷

  长洲尤 怡在泾著

  伏 气 门

  肝阴素亏,温邪扰之,发为痉病,神昏骱齿,瘛疯不定。法当滋养肝阴,以荣筋脉,清涤痰热,以安神明者也。若能应手,尚可无虑。

  羚羊角 茯神 钩藤 贝母 阿胶 鲜菖蒲 竹沥

  诒按:此证若表邪未解,当去阿胶,加小生地或鲜生地。

  又按:此系伏气发温之证,与外感风温有内外之别。此证邪由少阴外发,溃入厥阴,故见证如此。羚羊角、钩藤,熄风清热,皆治标之品也。若图其本,当从阴分托邪,俾得外达三阳,再与随经清泄,乃奏全功。病原治法,详载《温热逢原》中,兹不赘述。

  邓评:阿胶不宜,拟换细生地、玄参。

  揭明其义,极为确凿。想尤氏于伏气温病,犹未了然耶。

  热伤津液,脉细口干,难治。

  芦根 知母 川斛 蔗浆 细生地 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