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评:果以风热内闭,宜麻杏甘石汤以清疏之。

  用复脉甘润法。呛止音出,得益水濡润之力也。无如胃弱便溏,此药不宜再用。仿金匮麦门冬汤义,取养土之阴,以生肺金。

  麦门冬汤

  诒按:此用药转换法也。

  邓评:此系虚劳失音,但已胃弱便溏,虽见效亦云难矣。

  孙评:叶氏用复脉每去麻仁者因此。

  久咳,便溏腹满。脾肺同病,已属难治。况脉数口干潮热,肝肾之阴,亦不足耶。

  白芍 薏仁 茯苓 莲肉 炙草 广皮 扁豆

  诒按:病重药轻,恐难奏效。且于肝肾,亦未顾到。拟加用水泛六味丸一两,绢包入煎。

  邓评:病既危矣,方亦聊尽人事。

  煎丸并进,此法极妙。

  孙评:心灵活泼。

  时邪便溏,邪得下行,即是去路。本病便溏,则中气先伤。人以胃气为本,本不固,治岂易易哉。

  咳而吐沫,食少恶心,动作多喘,中气伤矣。非清肺治咳所能愈也。

  人参 半夏 麦冬 炙草 茯苓 p米 大枣

  诒按:此胃虚咳嗽也。方宗金匮大半夏、麦门冬两汤之意。

  邓评:方法合度,倘能兼纳冲气,似较周匝。纳冲气如沉香、蛤壳、紫石英等。

  咳而衄。阴不足,火内动也。恶心不食,宜先治胃。

  竹茹 p米 广皮 石斛 贝母 杏仁

  治按:既有火动而衄见证,宜兼清降。

  邓评:拟增桑白皮、地骨皮、芦根,以清降肺胃。

  孙评:当增入侧柏叶、茅花之类。

  浮肿咳喘,颈项强大,饮不得下,溺不得出,此肺病也。不下行而反上逆,治节之权废矣。虽有良剂,恐难奏效。

  葶苈大枣泻肺汤

  诒按:此痰气壅阻之证,故重用泻肺之剂。

  邓评:拟参风水治法

  脉寸关大而尺小,口干,上气不下,足冷不温。此阳气不潜。当用阴中阳药治之。

  六味丸加牛膝 车前 五味 肉桂

  诒按:此兼肾气、都气两方之意。

  邓评:阳既失潜,参以介类潜阳可也。须脉大而豁然者,桂、味始合。

  孙评:足冷膝冷,是虚阳上越不潜之象,宜以补中佐引阳归原之法,如此方是也,宜切记之。

  脉数减,咳亦缓。但浮气不得全归根本。宜补益下焦,以为吸受之地。

  六味丸加五味子 菟丝子

  又丸方:六味丸加五味子 杜仲 芡实 莲须 菟丝子 杞子 蜜丸 每服五钱

  诒按:议论稳实,方亦妥贴。

  邓评:上病下取,治病必求其本也。

  看此方当有腰酸精浊之证。

  《喘足冷至膝,唇口干,鼻塞,脉虚小。下气上逆,病在根本。勿以结痰在项,而漫用清克也。

  肾气丸三钱,盐花汤送下。

  诒按:识见老当。

  邓评:口干鼻塞,不免兼有外感。今用肾气丸,直任无疑者,以脉之虚小故也,急则先治耳。

  久咳喘不得卧,颧赤足冷,胸满上气,饥不能食。此肺实于上,肾虚于下,脾困于中之候也。然而实不可攻,姑治其虚,中不可燥,姑温其下。且肾为胃关,火为土母,或有小补,未可知也。

  金匮肾气丸

  诒按:拟再用旋覆代赭汤送下,则上中两层,亦可关会矣。

  邓评:肾气丸内有温中逐饮之义,再合旋赭汤光能上下同治,虚实兼到。

  孙评:议论岂浮泛者能道。

  两寸浮大,关尺沉小,气上而不下,喘咳多痰。肝肾之气,上冲于肺。宜以肾气丸,补而下之。

  肾气丸

  诒按:此治本之法。

  邓评:病象毕露于脉,谁谓脉不足凭乎。

  下虚上实,当治其下,勿清其上;真气归元,痰热自降。宜以十味肾气丸主之。

  十味肾气丸

  诒按:识见卓老。

  邓评:苟其虚偏于阴分者,此法尚非所宜。

  失 血 门

  络热血溢,寸气所触,非阴虚火浮之比。慎勿以滋腻治也。

  荆芥 丹皮 茺蔚子 丹参 郁金 藕汁 细生地 小蓟炭

  诒按:勘证用药,老眼无花。

  邓评:疏邪清热导瘀,方极轻灵中窍。若以滋腻补剂,必致瘀热留灼成劳。

  吐血得劳与怒即发,脉小数微呛。病在肝心,得之思虑劳心,宜早图之,勿使延及肺家则吉。

  阿胶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