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者,有热而伤冷得之者。饮
证虽多,其因无出于此。夫水阴物也,但积水则成痰成饮。在左胁者,同肥气也,在右胁者,
同息贲也。入肺则嗽,入肠则泄,入肾则为涌水,入脾则为肿满。故在上则面浮,在下则 肿,在
中者为支满痞隔。痰逆在阳不去者,久则化气病;在阴不去者,久则成形着。今之用方,例
以饮为寒积,皆用温热之剂补之燥之,水湿未除,反增大热。岂知《内经》云∶留者攻之,导
水丸、禹功散、十枣汤、三花神佑丸之类是也。昔有病数年不愈,子和诊之,左手皆微小,右手
皆滑而大。微小为寒,滑大为燥,以瓜蒂散涌其寒痰数升,汗出如沃,次以导水丸、禹功散去
肠中燥垢亦数升,其人半愈,然后以淡剂流湿降火,开其胃口,不逾月而瘥。



<目录>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丹溪曰∶气之初病,其端甚微。或因饮食不谨;或外触风雨寒暑;或内因七情;或食味
过浓,偏助阳气,蕴为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之为病,或
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不求病源,便认为寒,处以辛香燥
热之剂,投之数服,时暂得快,以为神方。浓味根据前不节,七情又复相仍,旧病被劫,暂开浊
液,易于攒聚。或半月一月,前证复作,如此延蔓,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
为吞酸之由也。医犹不察,复以香燥之药,久服过多,血液俱耗,胃脘枯搞,渐成痞痛膈噎之
证,此燥热之误也。若夫用热药,其必挟虚寒之证,或为外束风寒,痰气内郁,可以温散,或
先疏导痰滞,必当攻补兼施,要在临病制方,随时增减。河间、子和、丹溪诸家治法靡不精
详,或热或寒,或攻或补,究其所属,合其所宜,无施不当矣,何热药之误哉!



<目录>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世人泥用二陈汤治痰,不论风寒湿热,一概施治,凡兼痰字,坚执二陈,虽弥年不效,
亦不敢更变,甚至
佐之南星,其误何可胜言也?自王节斋氏《杂着》之论出而后,医者闻之,其差知,亦未必
尽知之也。其曰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气血浊逆,
则津液不清,蒸熏成聚而变为痰焉。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古人用
二陈汤为治痰通用者,所以实脾燥湿,治其标也。(标当作本。)然以之而治湿痰、寒痰、痰
饮、痰涎,则固是矣。若夫痰因火动,肺气不清,咳嗽时作,及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
喉间,吐咯难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故其津液随气而升,卒为
火郁,凝结而成,岁月积久,根深蒂固,名曰老痰,又曰郁痰,而其源即火邪。病在上焦心
肺之分,咽喉之间,非中焦脾胃湿痰、冷痰、痰饮、痰涎之比,故汤药难治,亦非半夏、南
星、茯苓、苍术、枳壳等药所能治也。惟在开其郁,降其火,清润肺金而消化凝结之痰,
缓以治之,庶可效耳。故制老痰丸,用黄芩、海粉、桔梗、栝蒌、天门冬之类,则二陈汤辈,
岂能观效于万一哉?由此观之,半夏非但不能效于老痰,若用之,必反剧者,大抵执泥丹溪
有云二陈汤总治一身之痰之句,竟不察夫新久寒热,每有用之,痰结成胶,声不清咳不出者,半
夏之过也,或者憾其辨之不早。予观今之例执半夏、南星而治痰者,犹不少矣。



<目录>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篇名>治法

属性:痰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挟湿者则分利之。
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吐则有汗,故曰发散。)
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
稠痰胶固者必用吐,脉浮者亦必用吐。
气实痰热,结在上者,吐难得出。
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
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也,如防风、山栀、川芎、桔梗、芽茶、生姜、齑汁之类。
中焦有痰食积,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峻用攻之,攻尽则虚矣。
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胃虚,则痰反易生而多矣。治痰病久滞不通,状若寒凝,不用
温药导引,必有拒格之患。况有风寒外束,痰气内郁者,不用温散,亦何以开郁行滞也?亦
有峻用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津液不运,痰反易生,法当补脾胃,清中气,则痰自运下。治
痰用寒凉攻击药过多而痰不去,此必脾气虚而不营运也,亦须佐以温补。
肥人气虚有痰,宜二陈、参、术。
瘦人血虚有火,当归、黄芩、礞石丸之属。
痰成块吐咯不出,气郁者,难治。



<目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