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加至大便微溏,再从二丸加服,周而复始,积减大半勿服。《永类方》有\x本
事砂丸、御院助气丸\x,俱治肥气积。
\x心积伏梁\x
心积名伏梁,起于脐上,至心下,大如臂,如梁之横架,腹热面赤咽干,心色烦赤,甚
则吐血食少。久不愈,病烦心,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三因》)\x伏梁丸\x 治前证。
茯苓(去皮) 浓朴(炒) 人参 枳壳(炒) 三棱(煨) 半夏(泡)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米汤送下。
(东垣)\x伏梁丸\x 治前证。
黄连(两半) 浓朴(炒) 人参(半两) 黄芩(三钱) 肉桂(一钱) 干姜(炮) 石菖蒲
红豆(各五分) 乌头(炮五分) 茯神 丹砂(炒。各一两) 巴豆霜(五分)
上除巴霜外为细末,另研巴霜旋入,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服如上。《永类方》有局方温白丸。
\x脾积痞气\x
脾积名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痞塞不通,色黄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
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疸,饮食不为肌肤,脉浮大而长。
(《三因》)\x痞气丸\x 治前证。
大乌头(一分,炮去皮尖) 附子 赤石脂(火 ,醋淬) 川椒(炒出汗) 干姜 桂心(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朱砂现下。每服十丸,米汤下。
(东垣)\x痞气丸\x 治前证。
浓朴(四钱半) 黄连(八钱) 吴茱萸(三钱) 黄芩(二钱) 白茯苓 泽泻 人参(各一钱)
乌头(炮) 川椒(各五分) 茵陈(酒炒) 干姜(炮) 砂仁(各钱半) 白术 桂心(各五分)
巴豆霜(四分)
上除巴霜、茯苓各另研末旋入外,同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淡甘草汤下,
如上。《永类方》有\x局方脾积丸、杨氏姜合丸、易简胜红丸、本事枳壳散\x,俱治。
\x肺积息贲\x
肺积名息贲,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皮寒时痛。久不已,令
人洒淅寒热喘效,发为肺壅,其脉浮而毛。
(《三因》)\x息贲汤\x 治前证。
半夏(泡) 桂心 人参 吴茱萸(泡) 桑白皮(炙) 葶苈 甘草(炙。各钱半)
上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一盏,食前服。
(东垣)\x息贲丸\x 治前证。
浓朴(炒,八钱) 黄连(炒,一两三钱) 干姜(炮) 白茯苓 川椒(炒) 紫菀(各两半)
川乌(炮) 桔梗 白豆蔻 陈皮 京三棱(炮) 天门冬 人参(二钱) 青皮(五分) 巴豆霜(四分)
上除茯苓、巴霜各另研旋入外,为细末和匀,炼蜜丸,梧桐子大。淡汤送下,服如上。
以上东垣四方,秋冬加浓朴,减黄连四分之一。《钤方》有局方\x撞气阿魏丸、妙应丸、磨积丸\x、
皆可用。
\x肾积奔豚\x
肾积名奔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上下无时,如豚奔走之状,色黑。饥则见,饱则减。
小腹里急,腰痛口干,目昏骨冷。久不已,令人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
(《三因》)\x奔豚汤\x 治前证。
甘李根皮(焙) 干葛 川芎 当归 桑白皮(炙) 黄芩 甘草(炙。各钱半) 半夏(炮,二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远服。
(东垣)\x奔豚丸\x 治同前。
浓朴(七分) 黄连(五钱) 白茯苓 泽泻 菖蒲(各二钱) 川乌(炮) 丁香(各五分)
苦楝(酒煮三钱) 玄胡索(钱半) 全蝎 附子 独活(各一钱) 肉桂(二分) 巴豆霜(四分)
上除巴霜、茯苓另末旋入外,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淡盐汤下,如上法。济
生\x大七气汤、香棱丸\x俱治。
\x五积诸剂\x
(《济生》)\x大七气汤\x 治一切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痛刺,上
气窒塞,下腹胀满。
三棱 莪术(煨) 青皮 陈皮 桔梗 肉桂 益智仁(各钱半) 藿香 香附子(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温服。
(无择)\x化气汤\x 治息积。
砂仁 桂心 木香(各二钱半) 炙甘草 茴香(炒) 丁香皮 青皮 陈皮 干姜 蓬术(炮。各半两)
胡椒 沉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苏盐汤调下,妇人醋汤下。
陈无择云∶治息积服此药,须用导引法,随意行之皆可,或八段锦、六字气之类,以气通
为效。
(《御院》)\x助气丸\x 治三焦痞塞,胸膈饱闷,气不流通,蕴结成积, 癖气块,并
皆治之。
三棱(炮) 莪术(炮。各二两) 青皮 橘红(各五钱) 木香 槟